快手350蚊沟到200蚊 典型错失恐惧累事 散户自救有法|林子杰

撰文: 林子杰
出版:更新: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笔者有机会跟不少专业投资者和民间的投资高手在不同领域合作过。依我观察,区分一般散户投资者和投资高手的通常是以下两个要素。

散户常犯错失恐惧症

一般散户投资者在没有明确的投资策略下,经常受到错失恐惧症(Fear of Missing Out,简称FOMO ) 的困扰。

有些经验的散户因为害怕被通胀蚕食购买力,大多数在牛市和熊市中都保持全额或定额的投资,所以当市场逆转时很容易就把牛市的盈利都还给市场。尤其是在这几年的港股中,他们的成绩多都是打个平手,浪费了市场给予投资者的很多机会。

更差的情况则是,这些投资者会在最糟糕的时间进入市场,因为媒体一般都只会报道最热门的投资策略,比如热门的IPO、生物科技、电动汽车还或是加密货币等等。

快手愈跌愈沟 变重仓股

笔者有位朋友投资快手(1024)的情况就是个很典型的FOMO案例。相信大家还记得,快手在今年初市场最热时IPO招股,朋友认购新股失败,股价在IPO初期已经跃升过了400港元,朋友害怕股价会调整因此一直没有入场,但对快手这股票一直念念不忘。2月底当股价第一次大幅调整至 350 港元时第一次买入,他很高兴有机会在他认为合理的价格建仓。当股价跌到 320 港元、290 港元、250 港元、200港元时,他继续分段增持仓位,到目前已是其投资组合中最重仓的持股之一,他现时十分懊恼。

快手(1024)连跌九日,累跌超过三成,上周五(9日)一度跌超过7%,低见148.4元,收市报152.8元,当日跌幅达4.5%。

在没有明确的投资策略下,他不知道应该何时出售他的持仓,在没有了解这公司的基础和市场气氛的转变下,他坚信快手现在价格低微,很快就会出现厉害的反弹,所以在每一次股价下试低位时他都会再次增持,而把所有预设的风险管理策略都抛诸脑后,也带来不少精神压力,所以计划持仓长短是清晰投资策略其中一部份。

投资高手因时制宜

因为拥有清晰的投资策略,投资高手则根据不同的市场情况调整他们的投资组合。我认识不少的投资高手都在今年年初时重仓香港和美国上市的科技股,当市场在二月份开始调整时,大部份都能及时降低他们的持仓,增持现金和在三月份开始把资金投放在价值型的股票中。

其实,散户投资者本应比机构投资者们更有竞争优势,因为他们不受严格投资授权(investment mandate)的约束,可在熊市或不利投资的市场条件下增持现金,而大多数的机构投资者都有严格的授权,在所有市场状况下都需要全额投资。

贪婪恐惧情绪化 VS. 有纪律的理性

在投资时有纪律地抵制贪婪和恐惧(Greed & Fear) 的能力非常重要。一般投资者和投资高手的区别在于他们看金钱的态度。前者容易的被贪婪和恐惧的情绪牵著鼻子走,投资策略缺乏自律、飘忽不定。投资高手一般可以用比较抽离的态度去看待金钱财富,因而可以采取比较理性的态度去管理他们的投资组合。

我认识一些很喜欢玩得州扑克(Texa Hold’em Poker) 的朋友,他们在小额扑克游戏中表现出色,但在投注增加时则无法达到相同的水平。当赌桌上的筹码(pot size)达到一定的银码,他们被贪婪和恐惧所淹没,而再也看不清这本质是场看赔率的数字游戏。

正如不少投资者在管理规模比较小的投资组合时表现出色,撇除投资机会和流动性(liquidity)因素的影响,当他们的投资组合达到一定规模时,他们容易“动作变形”,不一定能严格执行为自己定下的投资纪律。这一变化甚至适用于不少管理数十亿美元以上的机构投资经理,常见的情况是,他们擅长管理第三方资产,但却难以管理自己资金,正所谓“关心则乱”。

在这个世界政局,经济和职场都瞬息万变的环境中,用钱赚钱的能力变得甚为重要。下一次,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些克服FOMO、少受贪婪恐惧摆布和提升心理质素的有效策略。

【财经专栏】马山归来不看岳林子杰

作者介绍:马山资本董事总经理,资深投资人,半个媒体人。香港浸会大学校董会成员,香港证券及投资学会(HKSI)董事会成员, 香港社会创投基金(SVHK)非执行董事,上市公司和投资基金的非执行董事。特许财务分析师(CFA)及注册会计师。

**笔者为证监会持牌代表,笔者的个人投资组合里持有快手的股票和相关的衍生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