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笔头原来超高要求 中国终于研发出来
中国是生产原子笔的大国,每出产量超过400亿支,但原来一直无法生产原子笔笔尖的钢珠。近日传出一份文件显示, 中国终于克服了原子笔的制作方法。
球珠不难生产 球座体才是困难所在
一枝普普通通的原子笔,原来蕴藏了只有日本和瑞士等几个国家才拥有的高科技!原子笔尖上分为球珠和球座体,当中的碳化钨球珠并不难生产,中国也能自己制造。但直径只有2.3毫米的球座体,就只有少数国家拥有生产技术。生产这个笔头需要超过20道工序,现时中国原子笔工厂的不锈钢钢材料都是从日本进口,再采用瑞士的设备生产。
精细要求千份之一毫米 少数国家掌技术
原子笔并不简单,宁波贝发集团品质部经理徐君道说:“笔头的关键部位,比如碗口,它的尺寸精度都在千份之二毫米,表面精糙度要求在一万份之四毫米。”浙江文钰制笔负责人汪洪富表示,笔头上除了有小圆珠,还有5条引导墨水的沟糟,加工精密度要达到千份之一毫米的级数。
另外,原子笔的墨水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也要从德国、日本等几个国家进口。
李克强去年初发声 1年后终于研发成功
这枝1888年发明、价值十元八块的原子笔,长期以来都中国无法攻克的难关。2016年1月初,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一个钢铁煤炭行业座谈会上透露:“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已经进行6轮测试 冀两年内取代进口货
不过,最近《人民日报》在官方微博刊发一篇文章,上载一份文件显示,太钢集团经过5年研究,终于完成了笔尖钢制定标准。太钢集团从2011年起研发,成功炼制出切削性好的钢材,已经在贝发集团的测试实验室进行极限测试,要求在同一个角度下,每枝笔都要连续不断地书写800米而不断线,至今已经进行了第6轮测试。
文章表示,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使用新研发的笔头,有望两年内取代进口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