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官员狂开会发文件 影印店老板大赚买得起车
撰文: 郑宝生
出版:更新:
中国有不少地方官员很喜欢开会,形式主义的“文山会海”带来的是大量文件,结果令影印店老板大赚特赚。
新华社的《新华视点》引述中央纪委官网的消息披露,尽管有精简主义、反对形式主要等要求,但部份部门和地区依然出现“文山会海”。有些部门的会期超标,文件简报偏多,更有“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
高层要求开会 基层疲于应付
新华社记者在内蒙古采访一位市级领导,对方坦言消耗大量时间在开会之上,更有基层乡镇干部表示:“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疲于应付上头要求的会议和文件。
“文山会海”最受惠的是影印店老板。安徽一个基层干部告诉记者,镇上一个影印店老板原本一年赚十几万元(人民币.下同),现在生意翻了一倍有多,去年刚买了一辆二十多万元的汽车。
每个会议花费两三万或更多
合肥有一间长期为附近政府部门服务的文化印刷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今年生意明显好了,政府部门的会多了,复印的文件也就更多了。往年一个月最多开一两次会,今年11月,单单一个政府系统的会就有十多个,平均两至三天一个会,每个会复印几十份文件,加上横幅和布置,花费两三万元甚至更多。
考核工作 看文件装帧是否精美
更有趣的是,其实他们的文件大多是复印上级文件,部份相似度高达90%,但怎样评核这种程况?原来不少工作检查以文件装帧是否精美齐全为依据,去评核工作完成好坏。安徽一个乡镇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有几个人专门做文件装帧工作,因此而被评为优秀单位。
其实上面的文件传递下来时,往往要求要转发到某区、乡镇村甚至街道,如果不转发在工作程序上就有缺失,就要负上责任,因此地方部门需要大量影印文件再转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