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宏争夺战以除牌落幕 变为公众公司 董事会续掌权
康宏环球﹙1019﹚股权争夺战终以除牌落幕!公司同时公布美国上市的SPAC“AGBA”拟提出全面要约全购公司股份,变相为散户提供了一道离场的“逃生门”。
不过,除牌后康宏变成公众公司,意味不再受联交所及港交所监管,毋须事事对外披露,外界关注另一大股东、属“深圳帮”的佳兆业太子爷郭晓群如何回应。但有资深会计师指出,董事会将继续仍拥“绝对权力”
董事会仍拥“绝对权力”
停牌逾三年的康宏环球,今早发通告表示收到联交所通知,公司将于下周二取消上市地位。公司主席明言,曾考虑是否就此决定进行司法覆核,但经周详考虑后,认为公司继续上市但停牌并非提升股东价值的最佳选择,而即使进行司法覆核,亦未能预见联交所能于短期内容许公司复牌。
香港会计师公会理事林智远指出,康宏除牌后,将由上市公司变为公众公司,不再受联交所、证监会监管。同时,由于康宏是在开曼群岛注册,故仍需按照开曼群岛法律及公司章程运作。因此,与上市公司相比,以后未必全部资料都需要披露,就算有重大收购,都未必如现在般迅速公布。另外,过往在股东大会上主席根据公司章程所授予的权力仍然有效,因此董事会仍拥有“绝对权力”。目前,康宏董事会成员主要是“台湾帮”代表。
值得一提,尽管上市公司及公众公司的会计及核数标准一样,但财汇局只能监管上市公司的核数师,林智远指出,在康宏除牌后,财汇局未必能有权力继续监察。
分析指AGBA要约收购存“暗涌”
今次退市,外界亦关注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 AGBA 提出的全面要约收购。AGBA于 2019年5月在美国上市,两年间都没有任何并购,去年11月突然公布有意收购康宏并得到康宏认证,惟其中一个大股东佳兆业(1638)太子爷郭晓群却指从未收过AGBA的邀约。
假如AGBA要进行收购,目标公司一定要完成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辖下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审核,但康宏至今尚未公布2020年审计报告,倘AGBA最终提购,能否顺利通过相关要求,惹来关注。
美国克林信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徐家健表示,在康宏无法公布2020年审计报告时,已料到公司会走上除牌之路。AGBA要完成收购康宏,除了要通过PCAOB审计,还需要公司股东投票通过,但他对于股东会否赞成收购有保留,原因是康宏财务状况不透明。
徐家健早前曾代表小股东维权,对于小股东的情况,他指由于香港没有集体诉讼(Class action),小股东现处于被动位置,只能等待AGBA收购或康宏在通告称委聘一个为非上巿公司而设的电子交易平台,才可能沽货离场。他补充指,假如股东有财力,可以告管理层及董事失职,三年来无法复牌,损害了其股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