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廖宜建称3方面扩离岸人民币流动性 关税战无碍中企出海计划

撰文: 张伟伦
出版:更新:

连接东西,是香港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原因之一。汇丰亚洲及中东地区联席行政总裁廖宜建出席一个论坛时表示,作为连接东西的国际金融枢纽,香港在促进内地资本市场持续有序开放方面可以扮演重要并独特的角色,尤其是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领域上大有可为。他又指出可以从三方面,扩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

他指出第一是继续推进人民币贸易融资。目前,人民币占全球贸易融资总额达6.15%,是继美元和欧元后,最常用的贸易融资货币。当香港人民币融资量扩大,将带动整个亚太区的人民币使用量,进而促使更多企业利用人民币结算。他又指出针对“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在目前1,000亿人民币的基础上,可以探讨进一步扩大规模。

廖建宜指出,针对“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在目前1,000亿人民币的基础上,可以探讨进一步扩大规模。

善用互联互通闭环设计

第二是善用互联互通闭环的设计,释放内地的“超额储蓄”,投入股市和债市提升回报率。他引述汇丰环球研究,估计内地有50万亿人民币(6.5万亿美元)被视为“超额储蓄”(excessive savings)。这些资金除了可以转化为促进内需的居民消费,还可以转化为投资,服务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也同时实现投资增值。至今港股已录得800亿美元资金流入,反映港股通南下资金的活跃度。

为了更便利内地投资者,他指出需要加快投资者直接以人民币参与港股通,认为将扩大本港人民币的流动性,丰富离岸人民币产品的选择,并鼓励更多本港上市公司设立人民币柜台。他明言乐见特区政府最近重申,将加快人民币柜台纳入南向通。

廖建宜又指出第三,不断优化债券通北向通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RMB repo)操作,逐步与国际接轨。今年2月起,参与北向通的国际投资者获准于离岸市场进行债券回购,是市场发展的里程碑。不过,相关回购活动的活跃程度,还是有待提升。

人民币。(路透社)

逾8成受访中企计划出海

另一方面,廖宜建亦表示,纵使由关税引发的不确定性持续影响国际贸易,中企“出海”的大势并未改变。汇丰近期面向全球企业的一项贸易前景调查(HSBC Global Trade Pulse Survey)显示,81%的内地企业已经,或者计划持续发展在国内生产的同时,拓展海外业务,尤其是在欧洲和南亚或东南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