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料内房清盘陆续有来 关税战令轻资产行业面临债务风险
撰文: 黄文琪
出版:更新:
内地房地产危机持续数年,尽管中央推出了“保交楼”等一系列措施,仍未见曙光。德勤中国重组、企业转型与成本转型服务全国主管合伙人何国梁表示,由2021年华夏幸福债务违约开始,陆续出现内房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四年过去了,内房的销售、资金流动性、市场信心等基本面没有任何改变,未出现逆转性的因素。
对于境外债务,何国梁指,由2021年开始,最主要方式仍是“新债去冚旧债”,初时展期比较短,地产商只是在拖延时间,现时逐渐演变为更具法律效力的重组方案,但重组条款对债权人而言更为不利,“展期由5年变成7、8年,甚至12年,换股价由3倍升至7、8倍”,债务人及债权人的期望值下降,于是清盘情况逐渐增多,也陆续有来。现时市场希望美国联储局减息,令企业有更多的生存空间。
境外资产成多方博弈筹码 债权人回收率仅0.6%
德勤中国重组、企业转型与成本转型服务合伙人朱静汶补充指,内地房地产企业并没有什么资源去做境外重组,除非发展商本身有境外资产,调查显示,2021年至今,境外债权人回收率只有0.6%,而境内、境外债权人回收率也只有3%。
另外,朱静汶指,境外资产亦会成为多方博弈、争夺的目标,例如银行主与债券持有人的要求也不同,前者目标是是回收资产、不想削债,后者接受削债的比率更高,“债券持有人重组后持有股票,在公司削债后,股价可以上升,会因此受惠”。
轻资产行业面临债务风险
此外,关税战升温,也令到内房以外的,其他行业流动性紧促,德勤中国重组、企业转型与成本转型服务总监邓天恩表示,内需不足、关税战影响,部分轻资产行业面临债务危机的风险,“他们本身没有资产可抵押,一旦出现资金断裂,就有机会出现爆煲”,例如与房地产相关的建筑业、零部件生产商等,而电动车行业也有很大的泡沫,事关不同类型的电动车牌子实在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