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高且命中率低 伪基站重现江湖解码|方保侨

撰文: 方保侨
出版:更新:

早前有香港市民收到以“#”号开头的短讯,内容涉及假冒“易通行”及速递公司等通知,要求点击连结更新资料。这些短讯看似符合通讯办2023年底推出的“短讯发送人登记制”,实则暗藏诈骗陷阱,此现象可能反映骗徒已利用“伪基站”技术绕过现行认证机制,市民应该加倍防范。

据通讯办新闻发布,不法分子疑似使用非法无线电干扰器,俗称“伪基站”的装置干扰并发送诈骗短讯。伪基站可隐藏于汽车或背包中,其运作原理是透过强力讯号干扰电讯商网络,短暂“骑劫”数百米至一公里范围内的手机信号,强制用户接收预先编制的讯息。伪基站技术十多年前在内地已盛行,如今卷土重来,估计可能与东南亚诈骗园区“KK园”遭打击后,本地骗徒利用旧式诈骗工具犯案。伪基站此类装置成本高且命中率低,但流动性强,骗徒只需在人流密集区短暂停留,即可“撒网”发送大量短讯,即使仅少数人中招亦有利可图。通讯办的“短讯发送人登记制”原意是透过“#”号标示已认证机构,协助市民识别短讯发送人真伪。然而伪基站可完全控制发送人名称与内容,甚至冒用已登记的“#”号标识,令市民防不胜防。

作为市民,以下几点需要留意:

1.伪基站多数利用2G技术,而香港提供2G服务的供应商绝无仅有,所以如果发现手机突然转用2G网络,不能上网或者打电话,同时收到不明来历短信,就要提高警觉。

2.比较过往收到的同机构短讯,若用词、网址域名异常,即应提高警觉。

3.诈骗短讯常夹著钓鱼网站,诱导输入个人资料。市民应直接透过官方渠道确认讯息真伪。

4.最新的Android 15手机 (例如 Samsung S25 或 Google Pixel) 可以关掉2G服务,防止接收伪基站诈骗短讯。

而面对伪基站威胁,政府与电讯商须从技术、执法、教育三方面著手:

1.建议参考其他国家的做法,劝喻银行及其他大型机构,尽快淘汰以SMS传送一次性密码(OTP),并改由应用程式推送验证码或者核实交易,减少诈骗切入点。

2.香港特区政府需加强罚则,打击伪基站。根据《电讯条例》,使用或管有非法无线电装置最高可判监5年及罚款10万元。

3.政府应立即加强宣传,明确告知市民,有“#”号的短讯发送人,也不代表绝对安全,遇可疑短讯应主动通报。

上星期透过市民举报,经过通讯办、电讯商和警方的合作下,在旺角拘捕一名网约车司机,并在车上搜获怀疑是伪基站等的装置。今次的例子,证明只要警方以及电讯商携手合作,加上市民举报,就能够快速缉拿骗徒归案。香港政府须加速制度与技术改革,而电讯商更应严守网络防线,各方面合作,才能让骗徒无缝可钻,守住香港的通讯安全。

【财经专栏】技经四方方保侨

于资讯、通讯、科技及电子消费品市场工作超过二十年,引入过不少新科技产品,并创办多个业界组职,及为多个非牟利机构担任委员提供专业意见。现任香港资讯科技商会荣誉会长、香港互动市务商会创会及荣誉会长、电子学习联盟创办人、世界资讯通讯与服务业联盟董事、香港金融科技商会召集人、电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电讯规管事务咨询委员会成员、运输署智慧交通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乐施会董事会成员、香港小童群益会资讯科技委员会委员、香港红十字会资讯科技委员会成员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