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顾问欧锡熊料港府再出招支持经济 冀市民多为预算案提意见
政府经济顾问欧锡熊出席“香港经济前瞻”网上研讨会时表示,现时欧美等地疫情仍然持续,令环球经济前景不太乐观,纵观全球大型经济体,只有中国的经济增长有较好势头,香港作为外向型经济体,也会受到若干影响,估计未来数月营商环境将较为艰难,特别是旅游相关行业,将会需要较多时间回复。
港府下月将发表《财政预算案》,不少市民均期望政府可推出更多纾困措施。欧锡熊说政府过去一年已推出超过3,100亿元的支援措施,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11%,令过去一年录得有史以来最大的财政预算赤字,但这些措施是相当重要,避免更多公司倒闭,更多人可以保住饭碗,未来政府仍然会适度地推出措施,来支持经济复苏,措施将会针对受影响的行业及人士,并会尽量为一次性措施,以免增加太多经常性开支,使政府开支不断膨胀。他续指出政府现正进行财政预算案咨询,暂未决定推出哪些特定措施,故希望收集更多市民意见。
料港经济下半年反弹
全球不少国家已开展大规模疫苗接种计划,包括:美国、欧盟、英国等,欧锡熊形容疫苗推出令经济“终于看到曙光”,惟因各国推行疫苗注射计划需时,若果大部分人得以接种疫苗,相信届时经济情况将有较大好转。而随着本港即将有新型肺炎疫苗供应,估计经济活动下半年可有较强反弹。他指私人市场普遍预测本港2021年的经济增长将介乎2%至9%;而IMF及亚洲开发银行的预测则分别是3.7%及5.1%,显示大部分人都预期本港今年经济将会好转。
在本地失业率方面,欧锡熊认为第四波疫情将导致本港上季失业率或轻微上升,当中旅游业、餐饮业、低技术劳工等将受较大影响,未来失业率会否再创新高,就要视乎本港能否短期内控制好疫情。
此外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预料,去年本港出口收缩3%,今年有机会回升5%;可是本港出口仍未回复至2018年的峰值。经调查发现,不少企业上季需要减价以增加订单量,作为缩减业务前的最后手段。纵使今年出口货量有机会上升,不代表企业盈利可录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