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炒股表现曝光 时富扫强股速赚五球 必瘦站情倾FAANG
港股去年波动得像坐过山车一样,全年埋单要跌958点或3.4%,惟不乏倍升股,如小米(1810)、比亚迪(1211)升幅达两倍及四倍。除了吸引散户落场,就连许多上市公司都一齐落场炒股“赚外快”,新股、短炒、长揸样样齐!
其中,时富金融(0510)堪称科网炒家,不乏强势股,“ATMXJ”之中,除了阿里巴巴(9988)全部有沾手,已沽货的赚五球;而实体经济不景气下,也有公司如专业旅运(1235)借炒股“揾外快”。
科网炒家︰时富速赚逾五球
散户热衷炒股,短炒十分常见,部份上市公司去年都趁市旺落场“大显身手”,其中炒得最炽热的非时富金融莫属,只计公司所披露的资讯,去年买入5只当炒港股,包括腾讯(0700)、美团(3690)、京东(9618)、小米及比亚迪,买入价分别是571元、289.4元、327.3元、25.79元及185元。
翻查资料,上述五只股票均于去年11月买入,12月卖出,短短一个月速赚535万元,用“科网炒家”作形容,绝不为过。以美团为例,时富金融于去年11月9至11日分阶段买入66,000股,11月16日沽清,10日内速赚200万元。
在尝得短炒的甜头后,时富再于去年12月重新买入腾讯及美团,分别以成本价575.7元及301.45元,买入53,500股及69,000股,以去年12月31日收市价计,两只股份现时帐面合计蚀近110万元。不过计及早前已落袋的利润,埋单仍赚425万元。有趣的是,时富昨日﹙5日﹚一改“口味”,买入旧经济股,公布斥约990万元,购入21万股中移动﹙0941﹚。
值得一提,时富去年上半年收入为5,050.2万元,亏损为2,812.4万元,炒股好揾过本业。
耀才短炒阿里 少赚逾5,000万
未知是否“近水楼台”,另一券商股耀才证券(1428)都有短炒新经济股,去年2月及3月以平均价194.41元买入50万股阿里巴巴(9988),但去年3月至5月便以198.39元均价卖出43.96万股,赚约175万元。不过,其后阿里巴巴曾在10月尾升至309元历史高位,以耀才持货50万股来计,最多可赚5,729.5万元!即使以去年12月31日收市价232.6元来计,50万股倘未沽出,帐面仍可赚1,909.5万元。
专业旅运添食港交所
受疫情影响,专业旅运(1235)本业大受影响, 去年9月底止半年业绩,只录得收益258万元,同比下降98.4%。期内亏损扩至1,942万元,2019年同期亏损1,219万元。旅游无得做,短炒反而有得赚。
去年12月初,该公司以530万元高追买入13,500股港交所,每股买入成本396.3元,月尾则以414元卖出7,500股,获利13.2万元。不过,专业旅运并无尽沽港交所,还在425.9元加注4,000股,成本170.36万元,继续揸住过年。近日港交所持续破顶,以现时持股10,000股,周二(5日)收市价457元来计,市值457万元。该10,000股持货成本为408.14万元,每股均价约408.14元,帐面暂赚48.86万元。
新股派对︰ 创仔5球抽京东健康 仅获四手
另外,去年新股“开P”,不乏倍升股,如思摩尔(6969)、明源云(0909),引来部份上市公司瞄准同样热炒的新股市场。
去年“冻资王”蚂蚁集团上市触礁,但招股热吸引了至少五间上市公司青睐,包括宏安(1222)、领智金融(8163)、茂宸集团(0273)、未来发展(1259)及阿仕特朗金融(8333)。其中又以茂宸及宏安最“勇”,分别斥资2.4亿元及1.6亿元认购蚂蚁。
而领智金融可算是“新股玩家”,除了认购蚂蚁,还认购了京东健康(6618)及恒大物业(6666),分别运用了499万元及492万元认购。但新股中签率低,最终只获派200股京东健康及18,000股恒大物业。换言之,斥资500万元认购京东健康,也只中得四手,即使京东健康上市股价累升逾倍,但持货至今也只赚约14,000元。
爱长揸:新世纪买旧经济收息
有人爱短炒,有人爱长揸,上市公司也不例外,新世纪(0234)及必瘦站(1830)分别持有一篮子旧经济收息股及新经济增长股。
新世纪对年轻股民来说或许有点陌生,本业为物业收租、投资及证券买卖、邮轮租赁,以及放债业务。但大股东黄昭麟并非等闲之辈,据报道他生于新加坡,原本只是个普通导游,后来辗转到了澳门发展,得到“赌王”何鸿燊青睐,赚得第一桶金创业,其后更由赌厅厅主摇身一变成为上市公司主席。
新世纪2016年首次披露买股票,当时只持有盈富基金(2800)、恒大地产(3333)、雅居乐(3383)及中国银行(3988)。至2020年中期业绩,公司持股名单扩大了不少,但清一色仍然是“旧经济股”,包括长和(0001)、煤气(0003)、恒地(0012)、新地(0016)、港交所(0388)、建行(0939)、中移动(0941)、平保(2318),每股成本分别是50元、11.92元、34.23元、106.65元、264元、5.83元、54.93元及82.12元,总买入成本达7,000万元。今年受疫情影响,旧经济股跑输大市,虽然买入价低,但以去年12月31日收市价计,埋单计帐面仍蚀260万元。
爱长揸:必瘦站押注新经济增长股
必瘦站2018年首次披露持有80,000股腾讯,投资成本3,022.4万元,即买入价约为377.8元。除了港股,还有买入美股且钟情科技股,2018年第一只买入的是微软(MSFT),其后逐步增持,“FAANG”之中买入四只,包括Facebook(FB)、Amazon(AMZN)、苹果公司(AAPL)、Alphabet公司(GOOG)。
除了美股之外,据公司中期报告﹙截至去年9月﹚,必瘦站现持有港铁(0066)、恒生(0011)、腾讯及阿里巴巴。由于腾讯早年买入价低,帐面仍赚钱,但其余港铁、恒生及阿里巴巴均蚀钱,以去年12月31日收市价计,仍然潜水,帐面全年埋单蚀545万元。
梁杰文:买得少不披露无大问题
除了上述股份,据公司披露,华泰瑞银(8006)、华侨城(3366)、新威国际(0058)、世纪建业(0079)、高山企业(0616)、中誉集团(0985)等过去一年都有买卖股票,其中中誉在去年6月斥资4,070万元买入309.75万股中国神华(1088),投资成本13.14元,去年12月底市值4522万元,半年间帐面赚了5球。
根据《上市规则》第14条,现时上市公司买入没有关连的上市证券,资金于资产比率5%以上,但低于25%须披露。换言之,金额低于资产比率5%就毋须披露。宏高证券投资经理梁杰文表示,假如相关金额低于资产比率5%,相信只是一笔小数目,“就算是上市公司买股票,并不是每次都投放几百万去买股票,有时几万蚊都有得炒,数目太细不作出披露亦无大问题,难道每次买几万蚊股票都出通告!”他笑言,疫情之下,买得少“蚀哂”都未必够本业亏损得多。
倘有闲钱 倒不如派息
他认为假如上市公司有多余钱,买股票作投资增值亦无可厚非,不过要留意上市公司买什么股份,假如买入细价股如“谜网股”就需要留意。梁杰文续称,倘上市公司动用资金“短炒”及抽新股,则予人有点“不务正业”的感觉,“近来抽新股中得不多,可以赚到几多钱?”至于短炒,亦同样不会赚得多,他形容管理层将心思放于炒股上,是“费时失事”,将心力回归本业比较好。
此外,假如上市公司真的有闲钱未有用途,情愿派息予股东。梁杰文补充,就算上市公司真的低位买中好股票赢钱,市场只会认定这是一次性回报,并不会因此而提升公司价值,直言是百害而无一利,“炒股炒得好唔会加分,但你炒输钱就会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