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谷】粗疏“甩名”埋按揭地雷 世纪新盘交易随时“挞Q”
大围站上盖新盘地理位置优越,可一不可再,不少夫妻都急急将联名物业“甩名”,让其中一方重回首置身份,再去抽新楼,避开“15%辣税”。不过实际操作上,有个按揭巨伏位大家必须留神。
在法律上,只要夫妻双方自行签署转名临约,就算未完成正式“甩名”交易,再买新楼都不用付“15%辣税”,只需付较低的第二基准税率;正式“甩名”手续可待新楼完成交易后才聘请律师处理。话虽如此,15%辣税可免,如果新购物业想申请高成数按揭,这方法有机会触礁。
笔者一位朋友阿Sue(化名),已经签署临约将位于沙田的联名物业“甩名”予丈夫,更以首置人士身份,幸运地抽中大围站新盘,并选择“建期”支付方式,预备申请8成按揭。但问题来了,阿Sue持有的沙田物业“甩名”未正式完成,环联(TU)信贷报告上仍显示该物业的按揭贷款,即所谓持有“Mortgage Count”;阿Sue买新楼再申请8成或9成高成数按揭,就会麻烦事丛生。
“Mortgage Count”影响按揭申请
首先,如果仍有“Mortgage Count”,阿Sue不算是首置人士,按揭保险公司不会容许她申请新制下的9成按揭,最多只可以申请8成,即本身层楼800万元或以下可借720万元,现时最多只能借640万元。
持有“Mortgage Count”另一个坏处是,阿Sue新买入大围站新盘,申请高成数按揭时不能获豁免压力测试,而且压力测试中的每月供款与入息比率(DSR),需要计算包括沙田物业的每月供款,因需要申请8成按揭,压测前后的DSR分别以35%及45%去计算,即假设月入1万元,月供款分别不得多于3,500元及4,500元,入息要颇高才能满足要求。
第三,按揭保险公司得悉阿Sue持有“Mortgage Count”的话,即本身已拥有物业,会被按揭保险公司质疑她买大围站上盖是否真诚地打算自住,需要提供详细、合理之解释。
清除纪录需时 要预备足够时间
因此,虽然阿Sue两公婆已签了临约“甩名”,成功令阿Sue重回首置,买楼免辣税,但最终“甩名”手续未正式完成,买大围站上盖时,到申请高成数按揭一环时,稍不留神随时中巨伏“挞Q”收场。但如果不是申请高成数按揭,只是5至6成,则毋须按揭保险公司批核,银行弹性处理机会高,未必计算即将甩名的“Mortgage Count”;惟压力测试仍要通过,但压测前后的DSR分别是50%及60%,入息要求大减。
假设“甩名”手续已经完成,阿Sue买大围站上盖并申请高成数按揭,是否意味畅通无阻?如果环联内的“Mortgage Count”已清除,理论上沙田层楼的按揭供款不会计算在大围站上盖的按揭上,首置身份也可以豁免压力测试。不过她也需在按揭申请表上,声明现行住址是不是自置,按揭保险公司也会向她查询新买那层楼是否自住用途。而如果新屋比旧屋细得多,“大屋搬细屋”合理性将会被质疑,申请人需要提供合理解释。
幸而该盘距离落成还有约两年,阿Sue仍有充裕时间完成现有物业的甩名手续,当完成后就可安心等新楼建期上会申请按揭了。
作者子非鱼为星之谷首席顾问,现于多份报章及网上平台撰文,著作《按揭达人》,涉足地产买卖及按揭、移民顾问范畴。
*投资涉及风险
*以上专栏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