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F攻略】熊市“止血”  一条强积金配置方程式

撰文: 余乐恒
出版:更新:
金融市场动荡,打工仔想调整个人强积金组合,要特别留心。(曾梓洋摄)

2016年开局,中港股市“吃了泻药”,就算是不沾股票的打工仔同样为个人强积金户口“抹一额汗”;眼见户口见红,感觉“肉赤”,是否好有冲动“转plan”?且慢,风头火势,胡乱调动强积金组合,随时得不偿失,倒不如先听听专家的意见!

 

旧钱︰以静制动

策略上,打工仔应该先分开“旧钱”和“新钱”来操作。

 

先讲“旧钱”,亦即是你强积金户口内已供的累计权益。恒指由去年6月高位到现在已累计跌近万点,投资股票基金,特别是大中华区股票的打工仔,可谓损手最惨重!不过,“后知后觉”现时才沽出旧有基金,等于即时实现帐面损失,宣布“投降”。康宏理财强积金业务拓展董事钟建强指出,沽出与否,好视乎打工仔对股市长远表现的看法,“如果长远看好,就无需要依家沽,短期无错有动荡,但强积金的每一个决定,都应该用长期利益做考虑。”

 

“一动不如一静,依家先将‘旧钱’转走,经已太迟,结果只会是俗语讲的‘蚀入肉’!”
康宏理财强积金业务拓展董事钟建强

 

而且,强积金并非股票,不是“话转就转”。举个例,如果你本身参加A公司的强积金计划,即使B公司计划的回报较好,亦要经过一轮手续才能转移;一般而言,至少涉及两至三星期的投资“空窗期”,期间资产价格可升可跌,想玩“魔术手”高卖低买,如意算盘恐怕未必打得响!

 

新钱︰ 分散投资

当然,打工仔总不能“坐以待毙”,眼白白睇住每月的新供款(即“新钱”)付诸流水,钟建强建议可用一条“拣Plan”方程式,以制订强积金的股票比例。

当然,“拣Plan”方程式只是宏观策略,不同年龄层、仍要供款的打工仔亦各有不同部署。

 

初入职场

钟建强认为,初入职场的年轻人,风险承受能力高,在众多强积金产品中,可考虑股票基金,因为其回报最高,较能跑赢通胀,“后生仔还有30至40年先退休,现时的波动只属小事,往后随经济周期向上,便可追回亏损。”他建议,打工仔不要“买死”单一市场的股票基金,最好选择环球股票基金,分散风险。

年轻人承受风险能力较高,专家称可考虑股票基金。(潘思颖摄)

正值壮年

对于年龄介乎30至50岁的打工仔,理财专家林昶恒认为,更加要遵守分散投资的原则,建议他们将“新钱”投放在较进取的市场,例如环球股票基金或混合资产基金等,减省投资单一市场的风险,同时博取环球股市日后的反弹。

 

一般人认为在乱市下,投资债券等保守基金会较稳健,但林昶恒举例称,金融海啸及欧债危机爆发期间,当大部分专家都叫投资者将资金移去稳定资产时,股市反而“升到唔停”。他认为,打工仔选取与环球股市有关的基金,可博取长线反弹。

 

最后,提提大家,虽然强积金看长期回报,但理想的情况下,大家应该每半年到1年,定期检视个人的强积金组合,如环球经济状况,以至所选择基金的表现,适时作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