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月面临考验? 《彭博》﹕将出现2.7万亿元人民币资金缺口
撰文: 朱冠美
出版:更新:
中国想保持借贷成本低位,现在却受到流动性紧缩、融资缺口问题,6月恐有至少2.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缺口。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两会期间指出,下一阶段,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吿提出的要求,综合运用、创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
但分析指出,中国恐面临融资缺口。
《彭博》报道,中国6月将有许多短期银行债和政策性贷款到期。如有5,000亿元、2,40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分别于6月8、19日到期;近1.4万亿元可转让定期存单到期;须事先腾出6,000亿元供地方债、央行债发售等等。
澳盛银行(ANZ)经济学家邢兆鹏表示,6月会是中国银行业最艰辛的时候,届时将借贷成本会波动更大、难以预测甚至更高。当局很可能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或最快下周调高将中期政策性贷款利率,且人行通过短期工具向银行系统注入3,000亿元人民币,稍早也有注入资金的类似行动。
野村料人行降准100基点
大行野村亦认为,人行会降准,在未来几周内最多下调100个基点,这将是中国继1月、3月后2020年第3次降准。天风证券分析师也说,人行应会降准以确保现金供应充足。
《路透》报道,人行公开市场近几日连续大额净投放,银行间资金供给得到改善,不过因29日是月末最后一个交易日,可跨月的隔夜回购价格依旧持坚,下行幅度微弱,七天期品种也总体变化不大。
中国华北一银行交易员表示,人行连续大额净投放后,“融出比28日的多,(但)29日隔夜就跨月了,价格没涨就不错了。”
对于回购价格走势,她认为,正常情况下会下跌,但因逆回购到期量大,且后面还有大量MLF到期,目前来看对资金价格下行空间不宜过于乐观。当然,这要看央行如何操作后才能做进一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