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RIT昔日为港股神话 高峰期市值逾1700亿元 13年市值蒸发99%

撰文: 张伟伦
出版:更新:

思捷环球(0330)在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前,香港股市的神话。在2007年,当时思捷股价达133元这历史高位,市值逾1,715亿元。可是这一只曾经的香港股坛神话,近年股价拾级而下,以今日收市价0.75元计算,市值仅为14.15亿元,即多年来思捷市值累计蒸发99.2%,令当年力捧公司的投资者,心痛不已。

思捷旗下的Esprit品牌,由前主席邢李㷧于1970年代引入香港,并逐步将业务由服装扩展至化妆品。公司在1993年于香港挂牌,并于2002年成为蓝筹股之一。在2000年前后乃是思捷的黄金时代,在截至2000年6月底止的财政年度,营业额为72.77亿元,同比增长21.4%;扣除非经常性项目后溢利为4.6亿元,同比增6.9%。

在2008年是思捷生意的高峰,纵使邢李㷧已在2008年初已完全离开公司,但是截至2008年6月底的财政年度,营业额增至372.27亿元,股东应占溢利为64.5亿元,每股股息达到4.2元。

思捷业务在2000年前后有长足增长,与欧洲业务有突出表现有关。在2008年6月底的财政年度,德国业务贡献收入达173.87亿元,占整体收入46.7%。可是一场金融海啸爆发,思捷在欧洲业务受到冲击,在2009年6月底的财政年度,思捷整体营业额同比下跌7.4%至344.85亿元,在德国业务收入跌幅更达10.8%至155.02亿元。

从金融海啸爆发后,思捷业务表现拾级而下之余,公司出现更换管理层,在2009年末宣布从华润创业(0291)购回中国业务50%股权等消息,在2012年更宣布供股,就算邢李㷧透过参与供股再次支持公司,亦未见有起色,在2013年更被剔出蓝筹。截至2019年6月底的财政年度,思捷营业额为129.32亿元,股东应占亏损21.44亿元。与高峰期相比,实不可以同日而语。

加上今日宣布关闭在内地以外的56家亚洲区分店,相信不论是思捷的投资者或是关注香港股市者,对思捷在短短10多年间的转变,难免不感到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