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英脱欧影响最快两年才浮现

撰文: 蔡启明
出版:更新: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皮萨里德斯﹙中﹚认为,英国脱欧之影响最快会于两年后浮现;图左及右分别为贸易推广投资署推广总裁贺颂雅及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蔡启明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于香港出席午餐会时表示,随着英伦银行宣布减息及加大量化宽松力度,加上后续贸易协议谈判需时,预料英国脱欧风险短期内将不会对全球金融系统造成影响。他估计,有关影响最快也要在两年后才逐渐浮面。

正式执行脱钩条约 或5至10年后

据皮萨里德斯理解,英国政府目前尚未就脱欧的善后工作达成共识,估计最快要在两年后才正式启动里斯本条约,并于未来2至5年时间与贸易伙伴商讨协议,相信待正式执行有关条约时已经是5至10年后的事。

他重申,金融机构目前最感头痛的金融护照问题(passporting),由于英国在欧金融护照数目高达30万以上,有关协议将高度影响借英国作为跳板进入欧洲市场的国际企业。但皮萨里德斯相信,英国政府与欧盟各国会以温和态度处理问题。

不同模式与与欧洲谈判 均加剧国内分化

皮萨里德斯认为,英国脱欧未必会引发其他欧洲国家仿效。原因是英国自1973年以来一直与欧盟貌合神离,背后的历史因素与欧洲其他国家有异。因此纵使欧洲国家各怀鬼胎,但未必会导致欧盟解体,或是阻碍全球化的势头。

但他特别提到,现时英国眼前有3个选项,分别是以挪威模式、加拿大模式或是WTO成员国模式与欧盟进行谈判,不论是那种模式,都会加剧国内的分化及分离运动,未来将会令英国股市及汇市波动加剧。

超过83%港企 无意迁走英国业务

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及贸易投资推广署推广总监贺颂雅均认同,有关事件对香港造成的影响轻微,超过83%的香港企业无意将英国业务迁往其他国家。关家明表示,由于欧洲不同城市都有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与伦敦各自扮演不同角色分工,加上随着人民币纳入SDR一篮子货币,相信离岸人民币业务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