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中国50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采购目标受到质疑
撰文: 朱冠美
出版:更新:
美国和中国近期达成的有限贸易协议对遭受贸易战重创的美国农民来说可能是件好事,但由于美国谈判人员设定的雄心勃勃的目标遭到质疑,令农业部门因该协议而产生的宽慰情绪有所减弱。
《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官员称,中国已承诺在未来两年内将每年的农产品采购规模增加到至少400亿元(美元‧下同),最高可能达到500亿元。500亿元几乎是贸易战爆发前中国对美国农产品最高年度采购额的两倍。
“他们需要美国猪肉,也需要美国大豆。他们需要500亿美元的农产品吗?绝对不需要这么多。”First Choice Commodities Inc.的农场营销顾问马歇尔(Dave Marshall)表示。
毫无疑问,中国可以在目前每年采购约10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的基础上扩大购买规模。受非洲猪瘟影响,中国的猪肉产量大幅下降,目前还无法仅靠国内供应商来满足14亿人口的需求。此外,政府对经济的控制也将使这一过程变得容易。
尽管如此,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近20年来发展迅速,还从未出现过上述协议所预见的增长规模。
协议仍在检审过
人们产生怀疑的另一个原因是没有正式的书面协议,官员们表示,该协议仍处于草案形式,正在检审过程中。
然而,分析人士表示,出口当时能够达到如此高的水平,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2013年,大豆期货的交易价格约为每蒲式耳13.50美元,较12月17日收盘价高出30%以上。2013年玉米和小麦期货价格大约比现在高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