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速要不要保6% 经济学家观点不一

撰文: 童木
出版:更新:

人民银1行近日发布的三季度报告指出,2019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面对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在接受《新京报》访问时提出,抑制经济增速进一步下降是当前最紧要、最突出的问题,中国经济不仅不应该,而且有能力不让经济增长速度再跌破6%,必须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重点依然是基础设施投资。

余永定的这一观点引发了中国经济学界的大讨论。

北大新结构经济学院副院长王勇认为,6%这个数字在当前政策讨论下是一种观点符号,本身不应做过度解读。

中国经济有下行压力,也有稳增长的韧性。(新华社)

中国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认为,中国要承认和尊重在新旧发展模式和增长动能转换过程中经济增速适度下行的现实,适当降低增长预期。但又不能让目前这种快速下滑探底的情况持续下去。

中国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12月8日在出席一场年会时表示,“说到经济增长6%,很多人都觉得低了一点,但是以13.9万亿美元的基数来算,6%的增量就是8,000多亿美元。这一增速的背后还有1,000多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增长的居民收入,以及1.3万多亿斤的粮食产量。”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代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结构调整攻坚期的中国宏观经济》时指出“目前一个普遍的共识是,2020年中国经济的回落幅度或与2019年相似,很多人对此很悲观。不过,我认为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不必拘泥于6%以上,建议将经济增长的区间管理目标设为5.5%至6%,保守目标为5.8%左右。”《报告》认为,中国庞大的市场、多元化出口路径、齐全的产业、雄厚的人力资源、开始普及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竞争、强大的政府及其控制能力,决定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弹性将在2020年进一步强化。对此,《报告》测算认为,只要经济增长维持在5.5%左右,就业问题能稳住。更重要的是,2020年中国经济还可能有一些新变化,包括部分周期性力量的反转以及中国制度红利的持续改善,这些将使宏观经济下行有所缓和。

值得一提的是,12月9日中国社科院发布2020年《经济蓝皮书》指出,2019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在国内一系列“六稳”政策和改革开放措施作用下,全年有望实现6.1%左右的增长,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比较好。在国内加大逆周期调节和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的综合作用下,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在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