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管网公司成立 释放改革效益 带来8大挑战

撰文: 童木
出版:更新:

组建国有资本控股、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标志着中国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的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

中国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管网公司)正式成立。

这是贯彻落实《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一环,是中国深化油气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

石油天然气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2017年,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中国油气体制改革的思路和任务。意见强调,改革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提升集约输送和公平服务能力。

中国国家管网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组建独立运营的国家管网公司,推动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X+1+X”油气市场体系,是深化油气体制改革和管网运营机制改革的重要一环。

内地《经济日报》报道称,此前,中国油气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工作主要由中国国内三大石油公司承担,上中下游一体化运营模式在行业发展初期发挥了集成协调优势。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将进一步提高油气行业市场化程度、有助于推动市场多元主体的加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能力。

报道称,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将释放诸多改革红利。首先,有利于提高天然气供应,促进终端需求增长。其次,有利于促进管网建设,改善管网投资建设效益。第三,有利于推动中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第四,有利于实现管网的全面互联互通,消除资源浪费。

《界面新闻》引用中国油气产业智库联盟专家刘满平的观点指出,国家管网公司成立面临八大问题与挑战。

首先是管网建设的压力。其次是天然气市场供求的矛盾。第三,需面临保供责任划分的问题。第四,是对管网公司垄断行为的监管挑战。第五,是与省管网公司的关系问题。第六,是现有资产剥离和处置的问题。第七,是进口气价倒挂问题。最后,是如何保持现有国有石油央企国际竞争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