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富人“老死不相往来” 学者:城市割裂愈演愈烈

撰文: 郑宝生
出版:更新:
研究指,城市中的穷人与富人日渐“不相往来”。﹙资料图片﹚

给你几个地方名,想想是有钱人还是穷人的地方。中半山、铜锣湾、长沙湾、柴湾。其实长沙湾也有钱人居住,铜锣湾也住了穷人,但社会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答案,而这个分歧愈来愈大。

“一座城市、两种生活”

“一座城市、两种生活”不单是香港,也是全球大城市要面对的问题。2013年白思豪(Bill de Blasio)竞选纽约市长时,口号就是反对贫富割裂的“一座城市、两种生活”,结果白思豪当选。

今年5月,简世德(Sadiq Khan)参选伦敦市长,就承诺要制定“伦敦最低生活工资”(London living wage)和“伦敦居民房租标准”(London living rent),以舒缓市民低工资、高住屋成本的情况。

欧美大部分城市 地区贫富分明

欧美城市收入不平等加剧。《金融时报》引述哈佛大学经学教授Edward Glaeser的一项研究显示,1980至2006年间美国城市不平等程度显著上升,只有一个城市例外。

而欧洲同类调查亦显示,13个首都城市有10个的经济不平等都加剧。负责研究的荷兰代尔夫理工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教授Maarten van Ham指出,当中有12座城市,社会经济割裂程度加深,换句话说,有钱人和穷人在同一城市不同地区活动的情况正在加深。

Maarten van Ham补充说:“通常当不平等加剧,要滞后一段时间才能观察到社会分隔加剧。我们认为未来10年由收入导向的社会割裂情况将会恶化。”

你的成长环境如何 你的上流力也必如何

美国史丹福大学经济学家Raj Chetty做了一研究,引起了很大的回响。研究显示,代际流动性差异会因应社区环境不同而存在巨大差异。一句话:你的成长环境如何,你的向上流动性也必如何。

研究指出儿童在向上流动性最强的地区每生活一年,他们成长后的收入水平就较全国平均值高0.8%。相反,在向上流动性最差的地区每生活一年,儿童成年后的收入就会降低0.7%。看来孟母三迁是有研究数据支持的。

专业人士聚居 生活价格大升 穷人难负担

Maarten van Ham警告不应单单从城市层面看待贫富悬殊问题。“导致社会割裂的种种进程,反映了多项全球性的变化,包括劳动力市场结构已经改变。现时专业人士数量明显增加,但同时却出现大量低收入家庭。”

“当专业人士收入增加,自然想改善居住环境,结果聚居在同一个区域,该区的楼价因此大升,穷人被挤出来。”

“穷人机遇”是解决问题关键

城市主张平等化,是否可以解决问题呢?Edward Glaeser就表示:“如果没有在国家层面处理,城市主张平等化只会令富人和穷人迁到了同城市,解决不了问题。”举例说,富人集中在伦敦,而穷人只能负担得起居住在传统工业城市利物浦,这样做无助改善社会割裂。

“我们应当担心的是,城市对于穷人来说力还是不是充满机遇的地方。”

60年代香港“遍地黄金”,当时社会贫富悬殊并不严重,穿胶花可以养活一家,做小贩做得好可以买舖上楼。现在“已经无呢支歌仔唱”,全球城市如何改善社会割裂的问题?

学者:提供合理成本教育 培训创业者

Maarten van Ham就认为:“解决方案是投资于人、教育、就业以及儿童,为他们提供机遇。你不可能在一代人之的时里化解不平等。”

城市领导者面临的难题是,若在城市层面收入再分配有可能令富人不满,从而搬迁该城市,但不代表没事可做。Maarten van Ham建议,可以合理成本提供学前教育,以及培训创业者。

Edward Glaeser指出:“城市应该成为机遇的实验室,成为我们尝试不同事物的地方。亦应该去做它们最擅长的事情,就是生产知识(教育)。”

Maarten van Ham忠告:“如果我们不小心应对,15至20年后,城市贫富割裂程度将会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