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中国改革开放正经历百年未有的最大变局

撰文: 林乐谦 翟梓谦
出版:更新:

中银香港(2388)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于“《香港 01》2019 经济高峰论坛”中指出,中国改革开放正经历“百年未有的最大变局”,须面对全球化及新兴市场的冒起,未来金融改革将强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及体系机制的创新,走向全面的市场互联互通。

她提到,中国债券及股票市场的境外投资仍有很大增长空间,可为香港带来机遇;过去资本市场开放及人民国际化,帮助中国在全球推广人民币资产,并以本地优先作为重要原则。另外,自贸区政策如发展大湾区,与香港的定位有重要关系,在新环境下,香港将致力发展创新及科技,打造成更有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

中国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确对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带来一点影响。(资料图片)

鄂志寰:香港科技金融较中国落后

她亦就本地金融发展提出三大方向,涵盖创新金融、民生金融及绿色金融。其中民生金融即满足港人北上的生活需求,包括开户、支付及缴费等,现时本港已有远程开户,未来将有更多南下发展,包括财富管理、股票及保险等。她强调,目前香港在发展科技金融上较中国落后,未来须追上内地步伐,把内地的领先科技与外地做好连接。

鄂志寰指,今年刚好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第十年,在过去十年人民币国际化从无到有,而2016年人民币加入SDR,是重要的里程碑。她指出,新的金融开放情况发生变化,人民币国际化的重点也发生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原本由离岸人民币驱动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会走向主场驱动。

鄂志寰解释称,主场驱动概念即是中国债券、股票市场加大对外开放,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将来会移在国内市场配置人民币资产,而离岸只是其中一部分,满足不了大量国际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所以准许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券、股票提供了更多便利,提出了更多优惠政策。

中国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右一)称,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是希望“把蛋糕做大一点”。(罗君豪摄)

她认为,这一方面的确对香港带来一点影响,因为过去长期在离岸市场活动的金融机构可能会转移到在岸市场,可是转移的过程是长期的过程,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包括在岸迁移,其实是“把蛋糕做大一点”的过程,其中香港也是不断的发挥自身作用,加上香港本身有先发优势,是最早做离岸人民币产品开发、整个离岸人民币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