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南合作十周年 中国为全球农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撰文: 陈放
出版:更新: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以下简称粮农组织)周一发布消息称,中国南南合作(SSC)计划高级别研讨会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举行,以庆祝该合作计划成立10周年。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表示,在中国的支持下,南南合作计划使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亚洲的12个发展中国家的7万多人直接受益。

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兼非洲区域代表阿贝贝·海尔-加布里埃尔(Abebe Haile-Gabriel)表示,SSC计划的成功不仅在于通过携手合作开展技术转让、能力建设,以及鼓励农村劳动妇女和青年的参与,也鼓励其他国家与粮农组织合作,共同抗击粮食不安全、营养不良以及贫困。

数据显示,自粮农组织和中国于2009年启动南南合作计划以来,中国专家持续向非洲和亚洲本地农民分享知识和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可持续性,改善谷物生产、畜牧业、园艺、渔业和水产养殖、水土管理和保护等领域。

当地时间2010年11月16日,中国援埃塞俄比亚农业示范中心项目在阿迪斯阿贝巴开工。(视觉中国)

目前,农村地区有7万多名基层直接受益人和数十万名间接受益人;来自100多个国家的1,000名学员参加了40多场能力建设活动(考察、高级培训课程、讲习班、研讨会、专家会议、政策对话、专题讨论会和论坛);290多名中国专家和技术人员被直接派往12个国家(非洲10个,亚洲2个),其中240多人被派驻村庄工作两年,参与手拉手和面对面能力发展工作;价值8,000万美元的中国信托基金为计划的各项活动提供支持,进一步发挥了南南合作伙伴关系的作用。

中国不仅用仅占全球9%的耕地和6.4%的淡水,养活了全球近20%的人口,还是少数提前实现“减饥”目标的国家之一,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即从1990年至2015年间完成饥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减半的目标。因此,中国的经验和帮助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尤为重要。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认为,在经过近10年的稳步下降后,过去3年内全球饥饿人口又出现激增态势,当前全球粮食问题依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想在2030年前实现零饥饿的目标,需要各个国家携手努力,互助共进。无疑,中国将在这个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