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引入私人部门参建数字货币

撰文: 童木
出版:更新: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人行数字货币从一开始就引入了双层运营体系,其中包括私人部门。

在由Facebook(脸书)主导的Libra(天秤币)日前被监管部门问询的同时,由中国人民银行打造的数字货币DCEP却呼之欲出。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明确指出,人行的数字货币将替代部分现金。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昨日(10日)在“第十届财新峰会: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上表示,私人机构是可以运营基础设施的,但背后是有条件的,要纳入到法律监管框架当中,同时要服务监管、为公众服务,要求公共道德水平比较高。央行数字货币从一开始就引入了双层运营体系,就是运用了私人和公共部门共同建设数字货币,今后可能还会运用私人的力量共同建设公共产品。

穆长春指出,全球性非主权稳定币“熄火”了,区域性非主权稳定币和全球性非主权稳定币只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关系,也会面临同样的结果。不过,通过各国央行数字货币合作解决跨境支付的难题,是可以进行探讨的。

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于同场合上,谈到数字货币时称,私人部门可以参加零售性支付,中国的第三方支付也起了很大作用,发展也很快,但这基本电子支付轨道上的发展,并非以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为基础的数字货币。在其看来,央行的数字货币主要仍会聚焦于本国,“人行可能更加注重于批发,在银行之间、在第三方支付之间做好批发而搞一种数字货币。”

周小川强调,数字货币在不同层次的应用、进展所应对的监管要求也不相同,未来需要有组织的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