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62年不言休 91岁“保险教父”职场奇遇记
“我目标是40岁退休!”你或许听得多,但一份工打足62年,91岁仍未言休,劲过首富李嘉诚,你又听过未?
今日的主角孙永祚﹙Joe﹚,如无意外应该是全港最年长的保险经纪。1954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誔生那年,经已29岁的Joe误打误撞加入“外资行”宏利保险卖“燕梳”,怎知一卖便是一个甲子有余!天生右耳缺陷,广东话“唔正”的Joe,入行初期屡屡碰壁,遭同事奚落“无用”,还被客户白眼。但凭着不服输的心态,两年不到的时间,便成功签了一张保额达到40万元的“大刁”。现在,这名“保险教父”家住半山,出入有司机接送,俨如一名“打工皇帝”。回首当年入行的挫折,Joe娓娓道来,不愠不火。
1925年出生于上海的Joe,在上海东吴大学﹙“苏洲大学”前身﹚修读经济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是其中学同学。1951年,中国变天不久,Joe放弃教鞕,南下香港,在朋友开设的纱厂打工。3年后,纱厂倒闭,他被逼转工,适逢见到一间外资企业登报请人,顿时“双眼发光”,应征时始知道,原来是见宏利人寿保险一职。
将缺憾变优势 面试突围
当时,人寿保险被戏称为“走珠花、串大街”,意谓保险是大户人家的玩意。不过,Joe仍努力准备面试,填写申请表时,其中一栏是自己的缺点,“我右耳聋,只好如实报上,但事前已准备好答案,因为我知道一定会被问到!”
不出所料,英籍面试官 、后来的上司Bill Hancock毫不客气地说,耳聋是身体缺憾,英语良好的Joe反驳称︰“It is an advantage, not a defect!﹙这是优点,并非缺憾!﹚,因为我会比其他人更加专心聆听客户需求,人家会觉得我很尊敬他!”就是这个答案,令Joe在芸芸400个应征者之中,脱颖而出成为7名获聘者之一。
“It is an advantage, not a defect! ﹙这是优点,不是缺憾!﹚,因为我会比其他人更加专心聆听客户需求,人家会觉得我很尊敬他!”
遭同事取笑“无用” 但不言弃
不过,考验才刚刚开始。“中国人一听到买人寿便觉得‘大吉利是’,因为死了才有得赔,你叫我买人寿,岂非咒我去死?我当时在香港有几个朋友,但一讲人寿就无得倾。派卡片畀人,许多当面直接扔掉!”推销保险之难,可谓“古往今来”。Joe忆述,同期7个新丁入行,加上原本的员工只有14人,同事却不断流失,“我们一入去,就走了4个,一路请一路走,咁点做呢?”
的确,这位保险初哥“碰钉”的经历确实不少。试过花上大半天时间,与同事“孖咇”去新界拜访一个经营农场的朋友,但友人一听到是买人寿,便指着猪群说︰“你同只猪讲喇!”也曾试过晚上7时,到客户西半山家中倾人寿保险,他的太太称先生还未下班,结果呆等了半小时,主人房门忽然打开门,那位“不在家”的客户探出头来大声问︰“佢走咗未?”,Joe笑道︰“其实那个人根本就不想见我,约了我却匿埋房不想见!”
这些经历现在说来,犹如趣闻,当时却一点都不好受。公司开会时,黑板上有10个名单,只有Joe食“白果”,同事因此取笑他“无用”、“低能”。不过,自言硬颈的Joe,未曾想过放弃,“既然别人可以做sales,我都可以做sales。我不会承认失败,这只是暂时挫折,我一定要靠自己起返身,不需要靠别人!”
“既然别人可以做sales,我都可以做sales。我不会承认失败,这只是暂时挫折,我一定要靠自己起返身,不需要靠别人!”
出门遇贵人 胆大心细做“大刁”
凭这一份坚持,做了约两个月保险经纪,终于“开斋”。经朋友介绍,Joe成功卖出人生第一份保单给太古船坞的看更。可是一出保费,对方却没有如期支付保费,他要自己掏荷包预先垫支800元的保费,第一单生意亏本收场,“但畀咗我好大信心做落去,原来我都可以做salesman﹙销售员﹚!”
自此,Joe愈做愈起劲,入行一年多已开了一单“大刁”,“我查阅Hong Kong Dollar Directory﹙香港商业档案﹚,里面有公司名、负责人及联络电话等联络资料,于是挨家挨户打电话及登门拜访。”为省时间,Joe先从公司附近的大厦开始“叩门”,无意中上到中环太子大厦踫上城中望族邓氏的后人。当时Joe还未知道他是有钱人,只是硬着头皮介绍自己,对方亦爽快回应︰“好喇!我都有兴趣,你帮我做个plan﹙计划﹚”。
翌日,Joe制订了保单保额约1万元的保单,在等电梯的时候,刚好碰上邓先生的同事,他善意提醒道,“邓先生很有钱,最好就加大保额。”Joe于是即刻找上司Bill Hancock商量,随即加大保额“做了一张5万美元﹙约40万港元﹚保额的保单,邓生很豪爽立刻就签了!”Joe说时难掩兴奋心情,“哇!呢单生意大啊!”他指当时做的一般保单保额只是5000元至1万元 ,这单“大刁”等于一次过做了40单生意,当时40万元足够买起8间中半山2,000呎的大屋有余。
为家庭选择稳定
从此,Joe便与保险结下不解缘。不过,60年来,“打死”同一份工,难道不闷吗?Joe斩钉截铁道︰“唔闷!如果不是做人寿,我都不认识那些人,更成为我的朋友。”
不过,回首“卖燕梳”的头十年,“男人一枝花”的Joe,坦言无时无刻都想转工,“整日都不想做人寿,想转工好多次,因为我对做生意特别感兴趣,试过和同事夹份搞日本珍珠养殖生意,可是次次都蚀晒钱,于是返来做回老本行。”由静极思动,到选择安定,全因家庭,“如果你不做就牺牲了佣金,当时我已40多岁,结了婚数年,如果我做生意再失败,恐怕供不起儿子读书!”
丰厚的佣金收入,令Joe有能力置业、结婚、送子女到外国读书,事后看来,“闷”的代价也值得。现在,这位“打工皇帝”每周上班四至五天,办公室“门常开”不少年轻经纪向他请教,一坐便是数小时。Joe每天更会记录低见面对象、时间及谈论内容,无论是个人困难、家事或锁碎事,他都很有耐性逐一解答,分享自己的待人处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