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点睛】日本地区银行策略变 钟情海外资产 竟非好事?
撰文: 张伟伦
出版:更新:
日本央行为推动经济及通胀重拾动力,于2016年1月下旬实施负利率政策。有关措施让金融机构在营运上再遇上压力,特别是本来已面对生意日益减少的地区银行而言,挑战更为严峻。在经营前景挑战日多情况下,地区银行更致力为生存而战。
据《彭博》报道,已有本地地区银行购买印度进出口银行发行﹑评级为“BBB+”的武士债,即由外国发行人发行的日圆计价债券。该批债券仅距垃圾级别只差3级。同时有少数地区银行将资金泊入由日本机构发行的负利率票据,有关举动以往是罕有发生。
地区银行为求盈利开展风险较高业务
地区银行在所地,因人口减少及商舖关门等因素,导致竞争日趋剧烈,加上超低息环境导致相关金融机构的利润更为微薄。地区银行为寻求填补受抑压的利润,开展更高风险的业务,如向房地产行业提供贷款﹑购买海外债券,其至对结构性金融产品进行投资。
报道引述三井住友日兴证券的信贷研究部主管Takayuki Atake指出,地区银行已再无选择,只能购入海外资产。
对于地区银行的行径,监管机构进行审视,评级投资机构穆迪更指出,地区银行的盈利变得更波动,同时会增加符合金融监管的成本。
63间一级地区银行盈利下跌21%
报道指出,截至今年3月底的财政年度,63间一级日本地区银行的总盈利为6,223亿日圆,同比减少21%,为7年以来新低,盈利下降与不良贷款增加有关。穆迪更明言日资银行室不增加风险的情况下,无法维持盈利能力,并在上月降份地区银行评级。
监管机构亦采取行动,上月时宣布会就银行营运上的可持续上进行监察,包括推动营运表现较差的银行改变其业务模式,同时计划在明年向国会提交议案,将地区银行从反垄断法中剔出,以便利并购,更有分析员认为,推动地区银行合并相信是较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