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年金】中银恒生被指违规销售 年金公司﹕十分关注有关报道

撰文: 邝月婷
出版:更新:

香港年金于首次发行限额为100亿元,总认购额约49.4亿元,仅占发行额不足5成。据《明报》报道,该报记者在上周在公共年金计划截止申请前,与长者到多间银行测试发现,恒生银行(0011)及中银香港(2388)有分行职员涉违规交叉销售自己的年金产品,另外,有3间银行的职员则拒绝讲解公共年金,叫长者自行致电热线查询。

报道引述业界分析指,由于银行前线职员销售公共年金并无佣金,而银行收取年金公司的佣金亦较一般保险产品低,令银行缺乏诱因推销公共年金,甚至趁机违规卖其他金融产品。经济学者关焯照认为虽然中银香港及恒生职员涉违反协议,但年金公司及金管局要求银行“接近做义工”,最终导致银行变相“抢客”,影响公共年金销情。

《香港01》记者今日中午就有关报道分别向中银及恒生方面查询,中银表示不评论个别事件,该行严格要求前线人员遵守相关规定。如发现有违规情况,必定严肃处理。至于恒生则指该行前线职员须严格遵守计划的合规要求,不可向有兴趣申请人士提供任何意见、建议或介绍其他银行产品。恒生已立即作出严正调查,并已向有关职员采取适当处分。

年金公司总裁刘应彬指日后公共年金未必再需要“先登记,后认购”,或会由年金公司统一处理。(罗君豪摄)

刘应彬:公司有就年金销售给予代理行报酬

年金公司总裁刘应彬则表示很关注有关报道,若发现属实,会与银行跟进是否个别情况抑或银行管控出现问题,最严重会考虑是否继续与有关银行合作。而年金公司有就年金销售给予代理行报酬,但他不清楚银行内部佣金分配。现时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普遍获得数个百分比的佣金,若银行代理销售公共年金的佣金追近市场水平会推高成本,影响申请人的年金收入。

刘应彬续指公共年金采取“先登记,后认购”的销售方式,客户出席正式销售会议时已决定购买年金,银行反而销售其他产品,做法不恰当。日后若申请人数在可控制情况下,公共年金未必再需要“先登记,后认购”,可研究由年金公司统一所有查询,再分派处理申请。

据了解,香港年金公司与每间代理银行均签订了销售协议,不容许就“香港年金计划”进行交叉销售,并为代理银行的前线人员进行培训,过去3个月,一共进行了48个培训讲座,培训了超过3,000名银行员工。而金管局方面亦有提醒代理银行不能在销售“香港年金计划”的同时,销售任何其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