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产独角兽】FinTech公司WeLab申上市 去年转赚逾亿步收成期?

撰文: 陈嘉碧
出版:更新:

港产独角兽、由前银行家龙沛智所创立金融科技(FinTech)公司“WeLab”在港申请主板上市!这只新股不容小觑,上市前估值已超过10亿美元,去年更入选毕马威“金融科技100强”;背后投资者也来头不小,长和(0001)旗下TOM集团、马来西亚国家主权基金、红杉资本、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均有份。

WeLab与之前的新经济“独角兽”有所不同,不但不是蚀住上市,并拟采用同股同权架构。据初步上市文件显示,公司在2013年成立,近3年收入节节上升,去年度总收入12.09亿港元,同比大增4倍;去年更成功转亏为盈,赚1.38亿港元。投资者难免好奇,是不是代表著这家公司的“新经济”营运模式奏效,开始进入收成期?

Welab由前银行家龙沛智创立,去年入选毕马威“金融科技100强”。﹙江智骞摄﹚

WeLend贷款同比升97%

首先来了解一下其主要业务,分别是在港经营网贷平台“WeLend”及内地移动贷款平台“我来贷”,前者为公司于网上任放贷人,赚取贷款息差;后者则是P2P平台,将“债仔”同“债主”配对,并以“助贷人”身份介入信贷流程中的揾客、风险控制及贷后等环节,并与金融机构等合作获得资金。

两个主要业务均有高速增长,WeLend于2017年发放11.4亿港元贷款,同比升97%,平均实际年利率达24.7%;“我来贷”于2017年撮合贷款额为81亿元人民币,大升6.8倍。

平均每2.5秒新增一个客户

讲到是FinTech公司,当然全靠是人工智能(AI)、大数据、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技术帮助,辅助WeLend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WeBot,于今年4月处理了86%的客户问询,节约逾15,000工时或100名员工处理。

而其自家研发的技术系统WeDefend则分析潜在借款用户的授权数据,了解用户信贷情况,以作其信贷评定。这个自动化的信贷评估流程,令去年3秒即可完成贷款审批,平均每2.5秒就新增一个客户;91%的贷款申请为全自动或半自动审核。

的确,公司前期对FinTech的投入,在营运上已初见成效,以及其营运成本及费用占总收益百分比由2015年703.9%,降至2017年的48%。

据初步招股文件显示,WeLend 贷款的3个月逾期率稳定于0.1%至0.2%。(资料图片)

3个月逾期率维持0.1%-0.2%水平

然而,借出去的钱,犹如泼出去的水,收回本金是每个“债主”的难题。翻查资料,WeLab旗下平台的违约率保持低水平,如WeLend的贷款3个月逾期率稳定于0.1%至0.2%。

WeLab创办人龙沛智曾接受访问透露,是依靠Fintech提高发掘有借有还“上等客”的准绳度;WeDefend系统会分析过往客户的大数据,如:客人住址、社交媒体帐号和填写申请表的过程等,总结出“债仔”的信贷质素。据WeLab资料库,愿意向Welend授权提供facebook帐号的客户,信贷质素较佳,并与不愿授权的客户有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