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发局吁推动海运融资和船舶租赁业 倡利得税减半吸引船企来港
金融发展局发表报告,就推动香港发展船舶租赁及海运融资提出多项建议,当中包括对船舶租赁、海运及船务相关配套服务提供税务减半优惠。
金发局于报告中建议,就上述两项活动提供税务优惠,将利得税税率减半或订为不高于8.25%。金发局拓新业务小组召集人叶招桂芳表示,预期税务优惠能吸引业界来港拓展业务,故此不仅不会影响政府税收,更将有利本港经济、就业,最终带动政府税收。
料全球每年融资需求高达7800亿
船舶租赁工作小组成员的林诗键亦指,现时全球船舶租赁及海运融资市场规模达到2,000亿美元(约1.5万亿港元),每年融资额估计高达1,000亿美元(约7,800亿港元)。他又指,目前香港拥有全球第4大船舶注册处,规模超过1.1亿吨,但大部分均为外国企业设立的离岸公司。他预料,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发展船舶租赁及海运融资方面别具优势,预料随着世界经合组织(OECD)打击航运公司避税的改革落实,措施有望吸引全球船东来港建立基地。
同为工作小组成员,身兼华光海运行政主席的赵式明表示,航运业的地区竞争愈趋激烈,不少船务公司及提供支援服务的公司,均于过去20年间离开香港转投新加坡发展,呼吁香港在海运融资方面急起直追。她强调,海运业绝非夕阳行业,而随着“一带一路”及《十三五规划》开展,本港海运融资及船舶租赁的发展空间相当大。
吁具主权评级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产品
金发局同时建议,由拥有主权评级的金融机构,提供信用及流动性增级的金融产品,以促进海运融资发展。对于措施涉及的风险,林诗键称,外国惯例是由金融机构与富经验的银行合作,相信有助分担风险。
金发局发表《船舶租赁业务建议》报告,就推动香港发展海运业群提出多项建议,包括:网罗和吸引更多境外业务主导者、资本提供者及出租者在港建立实质业务;由拥有主权评级的金融机构提供信用及流动性增级的金融产品;确保在检讨税制时充分咨询业界;鼓励船务及海运相关支援及管理服务的发展;培育海运业群人才;与各大海运管辖区签订更多《全面性避免双重课税协定》;支持香港业界参与国际组织;将香港海运港口局升格或开设中央海运办事处。
金发局主席史美伦称,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推动航运相关的金融服务方面具独特优势。面对全球激烈竞争,香港应进一步发展海运群,以维持及提升竞争优势,推动海运业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