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料到2025年电动车占中国新车销售量15%

撰文: 陈嘉碧
出版:更新:

瑞银举行新闻简报会,探讨电动车及亚洲汽车行业展望。该行投资银行环球汽车团队数月前拆解了续航里程远超200英里的电动车“雪佛兰Bolt”。39位瑞银分析师通过此次拆解,加深了对电动车内含及盈利能力的了解。

瑞银投资银行研究部亚太汽车行业分析师巩旻称,电动车成本随著销售量下降,预计于2026年中国电动车与传统车的生产成本和消费者使用成本达至平衡。他又指,现时通用汽车每售出一辆电动车“Bolt”,就会亏损7,400美元,而Tesla每卖出一辆基本款Model 3,亦要亏损2,800美元。

巩旻指,政府补贴对电动车之销售只是一时利好。﹙陈嘉碧摄﹚

生产成本因电动车销量上升而下降​

不过,瑞银指,电动车动力总成系统生产成本因电动车销量上升而下降,而电动车车价下降能更普及电动车,相反传统燃油车的改善空间则较小。

巩旻预计欧洲在2018年使用电动车和燃油车的消费者使用成本持平。中国油价比欧洲平,不计算补贴下,相信要到2026年中国电动车和燃油车的使用成本达致平衡。

巩旻指,在不计算补贴下,相信到2026年中国电动车和燃油车的使用成本可达致平衡。﹙视觉中国﹚

电动车对科技公司造好

瑞银认为电动车的发展是对科技公司的机遇。由于是次发现电动车的电子零件当中有56%是来自LG,而非传统车零件生产商,更预计未来电动车普及后,传统车的备件业务将萎缩60%。

巩旻又称,电动车使用的半导体较传统车多6至10倍,因此前者之半导体成本将比传统车多4,000美元。在物料方面,电动车较传统车用多80%铜、但就用少7%钢、8%铁和100%稀土。

单靠补贴    不能令电动车普及

早前中国制定淘汰燃油车时间表,巩旻认为政府的路线不是强制,至少是10年以后的事情。他表示相信政府补贴只是一时利好,消费者最终选用电动车而非燃油车的话,是在售后维护和油价差距产令使用成本降低。

中国去年售出50万台电动车,他今年预计能达到60至70万台,当中约有95%是国产车。

在电动车普及上,巩旻预估2023年欧洲电动车则能达至与传统车生产成本持平,中国要到2026年,美国则要到2028年。相信到2025年中国所售新车会有15%是电动车,但不包括补贴后数字,欧洲将能达到30%,全世界则是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