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内银业绩逐点检阅 专家料明年利润录双位数增长 建行最值博

撰文: 黄捷
出版:更新:

四大内银﹙工行、建行、中行及农行﹚昨日﹙30日﹚收市后齐齐公布今年上半年业绩,盈利普遍录得温和增长,惟各行股价今日仍难逃一跌,挫约0.2%至2.7%。市场投下“不信任票”,但华泰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陈姝瑾则对内银的前景乐观,认为中国银行业利润增速已在去年第四季度触底,股价短期偏软主要受中资于绩前买入、绩后获利回套的“新常态”所致。她认为,内银股明年利润可望取得双位数升幅,股价下跌反而提供了买入契机,四大行之中,基于两个因素后首选建行﹙0939﹚!

四大行上半年净利息收入轻微上升。﹙视觉中国﹚

点评一、内银净息差料触底企稳

整体而言,四大内银上半年的贷款业务表现尚算交到“功课”。工行﹙1398﹚、建行、中行﹙3988﹚及农行﹙1288﹚期内利息净收入分别为 2,509亿元、2,176亿元、1,650亿元及2,113亿元,同比增长7.1%、3.25%、6.6%及6.2%。

如果看净利差走势,工行、建行、中行及农行分别是2.03%、2.03%、1.84%及2.11%,同比微跌,但陈姝瑾指出,如果将第二季净利差与第一季作对比,不难发现内银净利差其实已有改善。她认为,内银净息差已触底反弹,进入上升通道。

四大内银上半年业绩

  工行﹙1398﹚ 建行﹙0393﹚ 农行﹙1288﹚ 中行﹙3988﹚
盈利   1,529.95亿元﹙+1.84%﹚* 1,383.39亿元﹙+3.69%﹚*

1,085.93亿元﹙+3.27%﹚*

1,036.90亿元﹙+11.45%﹚*

净利息差 2.03% 2.03% 2.11% 1.84%
利息净收入* +7.1% +3.25% +6.22% +6.58%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6.2% +1.32% -16.91% +2.84%

*同比变幅             单位︰人民币      

四大行非利息收入表现一般。﹙视觉中国﹚

点评二、非利息收入下跌    勿看“太重”

内银除了做贷款生意,另一个主要收入来源就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但期内这方面收入却大为失色。其中,工行及农行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分别同比减少6.1%及16.9%,而建行及中行则轻微上升1.32%及2.8%。

陈姝瑾指出,内银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主要来自理财产品、保险、基金等的销售,以及银行卡业务。前者受到债市疲弱及监管影响,因而收入大减,但后者业务表现仍然良好,上半年内地信用卡消费额仍有可观增长。她认为,投资者无需把非利息收入下跌看得太重,“理财产品销售长远还是看好。”

中行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大减,变相令利润增加。﹙视觉中国﹚

点评三、强化风险     资产减值损失上升

与此同时,各大行继续强化风险防控,工行、建行及农行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上升38%、29.8%、21.7%,分别为613亿元、605亿元、447亿元,仅中行“逆流而上”,减值损失同比减少46%至只有约270亿元。

三大行的资产减值损失大幅上升,陈姝瑾认为主要由于不良贷款报销增加,以提升拨备覆盖率。至于为何中行“独善其身”,原因是该行去年第二季的资产减值损失增加了一倍,因而出现高基数效应,同时中行为维持上半年税后盈利增速与同业一致﹙约2%至4%﹚,因而大幅减少拨备,但此举也令拨贷比下滑21个基点至2.1%。

四大内银,陈姝瑾首推建行。﹙视觉中国﹚

点评四、不良贷款率下降周期展开

至于内银不良贷款走势,预示资产质素何时好转,同样教人关心。截至6月底,工行、建行、中行及农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57%、1.51%、1.38%及2.19%,较去年底回落。

陈姝瑾指出,内银的不良货款率下降周期已徐除展开。一方面,由于2009年至2010年期间过度信贷,引致今11年至16年不良贷款持续上升,当中不少货款于15年至16年间到期,不良贷款率于2015年中到达顶峰。另一方面,自去年起不良贷款形成率已开始下跌,不良贷款的压力因而减轻。

四大行以建行最值博

总括而言,陈姝瑾预期,鉴于净息差下降周期已近结束,不良贷款率下降周期徐徐开始,内地银行业基本面将持续。她估计,内银明年利润可以达到双位数升幅,四大行中首推建行,皆因其利润增速有优势,而且拨备覆盖比较高,代表盈利质量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