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峰会|蔡崇信、冯国经对谈供应链碎片化 冀港居中担任控制塔

撰文: 郑文玥
出版:更新:

阿里巴巴(9988)主席蔡崇信,冯氏投资主席冯国经,出席今日(19日)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指,当前全球供应链处于碎片化趋势,中国内地逐渐将零件组装等业务,移至越南等地,但其实全球最主要的消费者来自欧美,形成了供应链碎片化。

蔡崇信指,短期看来,确乎影响出口量,但相信长期可帮助发展中的经济板块增长。冯国经就提出,香港在其中,可担任中央控制塔一般的中介角色,成为融资枢纽。

供应链碎片化 冀港担任生产线控制塔

面对全球地缘政治与供应链问题,冯国经就表示,全球供应链、贸易模式已经发生重大转变,地缘政治短期内难有改善,惟希望不会变得更糟。

传统的中国制造,已经逐步转型,下游供应链迁移向越南等国家,完成最后一步的组装。但最大的消费群体,实则来自于欧美,占比高达46%,因此最终会再转移向欧美。

其认为,香港居于其中,可以一以贯之担任贸易的中介,类似一个中央控制塔的角色,调动实体经济的生产线。于中国的中型企业而言,其并不熟悉海外市场,香港可作为帮助其走出去的枢纽;而对于中小企而言,全球的痛点都会是融资,香港可作为重要的贸易和融资中心,更加紧密联系实体经济。

且冯国经指出,科技将商家与终端消费者联系,产品送达时限,从6个月缩短到4至6星期,强调端到端的快速送达。

冯国经认为,香港可担任类似一个中央控制塔的角色,调动实体经济的生产线。(廖雁雄摄)

科技封锁难持久 中美需合作

而提及地缘政治因素,半导体等高端芯片产品禁止向内地出口,蔡崇信就表示,AI研发成本上千亿,成本贵,耗时久,并不是一个足以持续的模式,因此国家之间、中美之间,需要展开合作。

日前蔡崇信评述类似话题时指出,中美科技脱钩的问题,料5年后可以逆转。美国当前对华的限制措施,是拖慢中国发展的借口。

蔡崇信指出,AI研发成本贵,耗时久,因此国家之间需要展开合作。(廖雁雄摄)

蔡崇信回应在港双重主要上市 赞互联互通

蔡崇信续回应今年9月,阿里巴巴正式在港完成双重主要上市,盛赞互联互通计划,称帮助阿里接触内地投资者,将人民币资产转化为阿里的股票,而阿里的用家与客户,大多来自内地,形成了很好的闭环。而在港主要上市的公司,不论是否为红筹股,都可以借助香港平台参与互联互通,接触庞大的客户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