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Synagistics缔港首宗DeSPAC 陈德霖解三部曲 称过程“辛劳”

撰文: 黄捷
出版:更新:

由金管局前总裁陈德霖、前特首曾荫权胞妹曾璟璇等发起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汇德收购 (7841) ,将与东南亚电商解决方案平台Synagistics合并,并于周三﹙30日﹚改以狮腾控股 (新上市编号:02562) 挂牌,成为本港首宗完成de-SPAC(SPAC并购交易)的成功案例。

未来助内地品牌“出海”

按港交所规定,SPAC并购交易必须在SPAC首次公开发售后24个月内公布,以及36个月内完成。汇德收购2022年8月挂牌,陈德霖称,两年间接触不少企业,但并不能渔翁散网,因每一间都要做好尽职审查,最终选定Synagistics连同筹备PIPE(上市后私募),整个过程“辛劳”,除了进行两轮融资,亦要处理SPAC和目标收购公司的会计安排。

谈及为何“相中”Synagistic,陈德霖则指,Synagistics主要协助国际性品牌,在东南亚建立电商业务,卖点是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品牌管理、库存管理,以至顾客服务等;同时有别于传统代理商,Synagistics取得品牌商信任,无需先付钱买货,“坐货”风险减少,现金流较健康。另外,内地有不少品牌发展成熟,有“出海”意欲,在直接面向品牌(“D2B”)业务模式下,未来Synagistics可与这些中国品牌合作,提供数字解决方案,助这些品牌出海东南亚。

曾璟璇则指,今年初,汇德收购经她有份创立的巨溢介绍,与Synagistics管理层见面,了解其业务,认为双方价值观一致,她形容今次合作交易,双方“情投意合”。

陈德霖指,12个月禁售期完结后兑现SPAC奖励股份,届时从股价表现反映这次SPAC是否成功。﹙资料图片﹚

de-SPAC仅第二步 上市后表现决定是否成功

陈德霖表示,对于SPAC发起人而言,完成一只SPAC有三部曲,集资发起SPAC是第一步,而狮腾控股上市是完成第二步,余下一步是12个月禁售期完结后兑现SPAC奖励股份,届时从股价表现反映这次SPAC是否成功。

他称,每一阶段只会专注该阶段事宜,现不会预测公司上市后,甚至12个月后股价表现,因股价除了受Synagistics自身表现影响外,还受许多其他因素影响,“例如市场好受地缘政治因素左右,就算下星期美国大选,两位候选人依家都唔知自己是否一定当选!”

据公告,狮腾控股上市后,发起人将持有继承公司的5.76%股权,并设有12个月禁售期。

港SPAC机制较美国严,惟陈德霖认为,平衡了投资者保障和企业利益。﹙资料图片﹚

港SPAC机制 平衡各方利益

本港SPAC机制推出两年,终于有首家公司完成DeSPAC上市,“热闹”程度有别美国。对比两地市场,美国对发起人及SPAC合并对象要求较低,例如本港要求SPAC并购对象的财务表现也要符主板上市要求,惟陈德霖则认为,港交所此举是平衡投资者保障和企业利益,“如果无主板上市要求,变相企业可以借SPAC‘走捷径’上市,再者美国对SPAC发起人的要求也无香港般严格,我感觉uncomfortable、不太稳妥!”

陈德霖补充,虽然被收购对象本身具来港上市的资格,但经汇德合并,相信能做到“1加1大过2”,例如可善用发起人及投资者的网络。

他又次,今次将新加坡公司带到香港上市,亦反映香港的集资市场极具吸引力。

狮腾本周三于主板挂牌后,每手单位改为500股,散户将可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