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顺潮旗下医院申上市 眼科界“星球人”收入归功三大支柱

撰文: 余秉峰
出版:更新:

名医有价,已是公开的秘密,但“星球医生”﹙编按﹕一星期赚“一球”的医生﹚的收入又可以抵抗多少“地心吸力”,却鲜有人言。
由本港眼科名医林顺潮成立的希玛眼科医疗控股昨日﹙20日﹚申请主板上市,初步招股文件为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答案。原来,林顺潮去年为希玛带来多达8,156万元的收入,大约是特首林郑月娥年薪﹙约499.8万元﹚的16倍!能够如此吸金,大抵可归功于三大支柱。

林顺潮﹙右﹚是本港其中一名眼科名医。﹙希玛林顺潮眼科中心 facebook﹚

支柱一、“生招牌”林顺潮

希玛生意不绝,与林顺潮亮丽的行医往绩有莫大关系。资料显示,现年57岁的林顺潮,于1984年取得港大内外全科医学士学位,自1990年起成为英国皇家眼科医学院士,30多年行医经验,有过不少“响朵”之作。例如,早年有港人被变形虫入侵眼睛,林顺潮成功替其完成手术治疗,成为香港首宗成功案例,后来又执行的眼眶神经鞘纤维水囊切除手术,更是全球首个成功个案。讲到港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他替惨遭挖去双目的内地男童小斌斌,免费移植义眼的手术。

有成绩又有慈善往迹,林顺潮自然成为希玛的生招牌。希玛在上市文件明言,集团目前有8名香港眼科医生及逾20位中国医生,但假如没有了林顺潮的领导和服务,未必可以找到或请到另一位与林顺潮同级的医生,指“可能无人能轻易取代其位置”。

希玛眼科医疗控股去年收入达到2.48亿元。﹙希玛林顺潮眼科中心 facebook﹚

支柱二、私营眼科规模庞大

此外,客观环境是,中、港私两地的私营眼科市场规模确实庞大。以本港市场为例,有报告指2016年的规模已升至34.6亿元,过去5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是5.4%。以私营眼科市场计,希玛去年的市场份额为4.7%,已在业内稳坐第二把交椅,全年利润接近4,689万元,纯利率达到18.9%。

至于玛希另一个战场中国内地,整体私营眼科服务市场在2016年的收入规模更高达141亿元人民币。

资料显示,本港每年获准接受眼科专业培训的实习医生人数大约只有15人。﹙资料图片﹚

支柱三、行业门槛高

眼科行业门槛高,也是希玛生意吃香的重要支柱。上市文件显示,本港只得两间综合医疗机构,可以提供药学和6年制医学课程,专科医生培训仅可由医管局在医院提供。眼科实习生若要成为合资格的眼科医生,通常须通过1年的注册前实习,及至少6年受督导的专科医生培训。学成的期间长,实习职位亦见紧张,每年获准接受眼科专业培训的实习生人数,通常只有15人。

本地眼科医生的供应有限,需求却有爆炸性增长的迹象。据希玛2016年的香港区营业数据,就诊人次同比急增37.8%至32,873宗,手术次数亦同比显著上升近两成至3,062宗,令希玛有牙力上调手术费,本地每宗手术平均费用同比升7.1%至35,141元。

希玛眼科医疗控股伸上市,兰桂芳之父盛智文亦斥资1700万元捧场。﹙郑子峰摄﹚

去年薪酬663万元

玛希生意兴隆,林顺潮贵为公司大股东,收入自然不菲。不过,有别与医生与医院按比例摊分收入的做法,招股文件显示,林顺潮没有与公司分享其提供服务所产生的净收益,反而只是订立董事服务合约,收取固定董事薪酬。

去年,林顺潮便收取了高达663.6万元的酬金,虽然与其为公司带来的逾8,000万元收入少了一大截,但已足以撼赢特首林郑月薪的年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