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令CPI两极化 贵价无人买 平货争崩头|伽罗华
今年上半年“国家队”增持了3,000亿元A股ETF,在头五大A股ETF中,中央汇金已买入4,334亿元,至今相信已持货超过5,000亿元,但国家队托市如掟钱入大海,A股同期下跌超过9%,近日沪综指再度上演2,700点保卫战。
A股再度走进ICU,与中国最新经济数据乏善可陈不无关系。中央政府一直将经济困境归咎于居民信心不足、预期偏弱、以及有效内需不足等因素,但在刺激经济措施方面,只是继续通过投资基建来刷GDP数据,没有从提升居民消费信心对症下药。
事实上,不少中外知名经济学家都指出,若要提升消费信心,倒不如直接派现金更为立竿见影,而且在已推出的措施中,不是缺乏可操作性,便是政策力度有限,令刺激经济的效果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提升消费信心 派现金效果最直接
以家电“旧换新”政策为例,实际补贴不多,在家庭收入普遍捉襟见肘之下,要吸引居民弃用完好的、并以九折换购新家电,市场反应一般自是意料之内。
另一个政策力度不足的例子,是今年初中央为地方政府建立总值5,80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房地产救市资金,原指望地方政府和企业参与,再带动数千亿元银行信贷加入,对于10万亿级别的房市而言,救助资金本身就如杯水车薪。令情况更差的是,在房市持续不景气,基金迄今只动用了8%,计划受地方冷待,主要是地方财政已经紧绌,企业亦基于投资风险过大不敢参与,导致以百万计单位的保交楼计划难以顺利进行。
内需不足,立竿见影的是通缩风险趋高,而通缩现象隐约已持续一年。随着去年底政府要求全民唱好“经济光明论”,通缩一词成为官方忌讳,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亦屡次贬低通缩风险的影响。
易纲坦言需应对通缩压力
不过,人行前行长易纲于9月6日在外滩金融峰会首度承认,中国正面临内需疲软的问题,应专注对抗通缩压力,强调政府官员必须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支持性的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成长。易纲称,由于价格下跌,导致消费者延后购买,担心通缩可能对经济造成压力,但他也补充,中国经济正在复苏,只是步伐相对缓慢。
内地官员退任后一般很少议政,说实话更是少见,易纲强调要对抗通缩压力,虽然未直接承认通缩,但已经凸显中国经济增长正面对沉重压力。
何谓通缩?一般参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国统局刚公布的8月份CPI年增0.6%,连续第7个月轻微正增长,也接近通缩边缘。正如易纲所言,消费者支出减少,可能因预期价格较低而推迟购买,但更大可能是,中国经济已出现强烈的衰退征兆,经过三年清零政策及房市崩围所折腾,对前景信心不足而只愿低消费,意味通缩已经成为结构性现象。
事实上,近月CPI也描绘了这个两极化现象。受到夏季高温及局部强降雨天气等因素影响,食品价格对8月份CPI贡献高达0.51个百分点,反映生活必需品中食品正大幅涨价。其中,鲜菜价格年增18.1%,猪肉价格年增16.1%。然而,非食品价格只贡献0.13个百分点,非生活必需品的通缩风险非常明显,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长期录得负数亦反映产能过剩的问题。
方便面、榨菜和可乐近月大涨价
对内地基层居民来说,生活必需品涨价对他们影响最大,消费降级现象亦最明显,近月被称为穷鬼三件套“方便面、榨菜和可乐”集体涨价。例如,300毫升的可乐价从2元涨到2.5元,500毫升的可乐则从3元调整为3.5元,加幅分别为25%及16.7%,一包小超市里常见的70克装乌江榨菜卖3元,2018年这类泡面最佳搭档只售2元,这些曾经是基层生活的良伴,因为消费降级令市场需求大增,原本平价货却有加价压力,结果基层市民真的有机会吃不起。
面对降级消费情况普及,专攻下沉市场的拼多多曾经获得不少甜头,市值直迫电商一哥阿里巴巴的2,038亿美元,但8月下旬拼多多股价在两三日间由140美元暴跌至90美元,跌幅达三成多,市值跌至1,320亿美元。拼多多管理层在二季度财报发布会上传达了对前景的担忧,预计公司长期增长和利润率将下降,而且需要加大支出以捍卫市场份额。
过去五年,即使内地经济受疫情、房市低迷、地方债务高企等阴霾影响,拼多多仍被视为电商界的奇葩,股价上升了171%,但随着内卷情况愈趋严重,使用低价强攻下沉市场已经不那么凑效了。
上半年卖家当收入大增
如果从宏观角度看中国经济,地方财政入不敷支更是个大隐忧。中国财政部于上周一(9日)发表7月及今年上半年各省收支数据,半年间全国财赤达5.7万亿元,全国只有上海录得约700亿元,连经济最具活力的广东省亦录得财赤2,129亿元,以往广东省的财力盈余可以养多达8个省,现在全年财赤有机会4,000多亿元,已经自顾不遐。
香港财政亦好不到那里,今个财政年度头四个月录得1,354亿港元赤字,美国9月减息虽然已是板上钉钉,但普遍对香港楼市不寄与厚望,因为未来卖地收入对香港财政帮助实在有限。
8月底重庆市璧山区成立“砸锅卖铁”工作专班,引发其他省市争相响应。在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中,非税收收入21,83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7%,这些收入正包括出售国有资产、卖地、罚款等,卖家当运动已经漫延至全国,一向紧跟中央的香港是否需要成立“砸锅卖铁”工作专班,研究出售政府资产的可行方案呢?
【财经专栏】大盘漫谈.伽罗华
资深财经传媒人,多年来见证金融市场蜕变,在即食资讯年代,坚持深入调研和理性分析,现以自由人身份从事商业咨询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