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候三中全会政策方向 中特估反弹力仍属最强|许绎彬
港股经历了五穷六绝月后,随著香港回归27年的一天短假期结束,港股正式踏入七翻身月。究竟七月能否如愿“翻身”,相信现阶段仍言之尚早,市场上亦对此话题存在信心不足的感觉,可能是因为港股在六绝月出现虎头蛇尾的走势,强势股呆滞,导致成交顿然萎缩,更重返今年首季只有千亿元的水平。而整体大市回调的出现,亦是在六绝月最后两个星期发生;尽管在六绝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先跌后回升,但全个月仍跌361点,令港股最终仍难逃“六绝”魔咒。
正式踏入七翻身月,勉强来说,算是一个好开始,两个交易日合共升了近250点,可惜大市成交未能配合,仍然只能维持在1,000亿元至1,100亿元左右。值得一提的是,首两天的交易日均曾升至18000点附近,港股又再启动回调机制,沽压从四方八面涌现,令18000阻力重重;现阶段只能昐港股能死守250天线(即17534点),再集气向10天(即18016点)或20天线(即18095点)进发。
京东及友邦等蓝筹股跌至一个月新低
笔者认为,其实港股由六月中旬开始,气势已大不如前,高开低收及低开低收的情况可说是屡见不鲜。大市可能在5月份急升后出现调整,相信投资者亦觉得是正常,但多只蓝筹股在调整时创下一个月新低(如京东(9618)﹑携程(9961)﹑友邦(1299)﹑阿里巴巴(9988)﹑港交所(0388)) ,金沙(1928)更跌至52周新低,确实令人有摸不著头脑之感,持货者不知如何是好。导致大市在六绝月中出现调整的主因,相信是由于没有任何震撼的消息可再激活国内A股及港股上升。加上人民币的走势于此期间突然疲态尽露,跌至1年新低;此跌势除令北水刺激港股成交力度受阻外,内地经济及内房问题更会因而被阻慢复苏步伐,令曾一度再投放资源的外资,因而在众多不明朗因素下,产生却步,影响其投资额度,甚至先行获利离埸,持盈保泰。
除上述因素外,港股更遭受双重打击的情况,因为一直传出七一前或会有相关利好港股政策出台,包括港股通的股息税减免等,惟暂时仍只闻楼梯响,更可谓只字不提。在内外夹击下,令近日港股的前景大打折扣,成交萎缩,投资者唯有默默接受。预计短期大市在国内未有切实的措施可推出,及成交金额有所改善下,港股难以企穏在18010点(10天线)以上或较高水平,而唯有希望在低成交下,仍能死守17534点(250天线)。投资者未来可寄望7月中旬召开的三中全会政策方向,届时会否加大力度支持久病未愈的内房及挽救疲弱的货币,以及有否一系列的振兴经济措施出台,建议投资者静观其变。而中特估在今年不论市好市坏,亦能表现坚固,如再推出利好大市的政策出台,相信只会令中特估如虎添翼,建议投资者不妨多加留意平保(2318)的走势。
【财经专栏】股坛绎思.许绎彬|耀才证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
专责集团的整体业务发展、营运及管理。曾任职多间证券行,拥有逾25年证券及期货业经验,及超过10年分行管理经验。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