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者品评《繁花》 “王氏叙事”勾勒21世纪初的时代轮廓

撰文: 外部来稿(中国)
出版:更新:

电视剧《繁花》“响”了,完结至今,市场热度不减,在北大校园里亦是如此。在这股热烈、盛大的浪潮里,北大学者如何品评《繁花》?我们撷取其中“繁花”一束,于不响处闻其味,读其香,传其神,为诸君一述不绝余音。

电视剧《繁花》由王家卫导演,内地演员胡歌、辛芷蕾、马伊琍、唐嫣等演员主演。

【本文转自“北京大学”微信公众号 作者:周君柔、陈行建、祝晨旭、唐雅】

有人为王家卫导演的光影世界著迷,在温热的瓦片中捕获人生百态;有人沉醉于动人心魄的情节铺陈,在纷繁的线索间勾勒时代轮廓;又有人以剧为契机回到小说,唤起了一段深藏心底的记忆旋律…
无论经历那个时代与否,《繁花》激起了人们共同的怀旧与憧憬,其间“历久弥新”之芸芸牵引著我们的目光和思绪,是视听艺术的“腔调”,是故事人物之“韵味”,是文学创作之“精魂”。

腔调:流光溢彩,暗潮正汹涌

王家卫独有的“王氏韵味”。

论视觉艺术,王家卫的光影手法是叙事中的一只神笔,落笔之处总能让人不自觉追忆似水年华。昏黄而精致的色调,单机位拍摄与伦勃朗光的使用,倒叙手法以及接连的分镜,蒙太奇手法的穿插隐喻,串联起每个人物的复杂经历与内心世界,突显剧情的张力。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员张慧瑜指出,“光听著窗外夜色中时紧时疏的雨声,便满心都会贮足了诗。要说美,也没有什么美,屋外的路泥泞难走,院中的花零落不堪,夜行的旅人浑身湿透。”

张慧瑜说,“王家卫非常喜欢用浅焦镜头,把人物放在镜框中心,把人物从周围的环境当中抽离出来。”2000元吃一份干炒牛河,宝总和李李似懂非懂的“眼神戏”、点到为止的表演和留白的镜头语言,抻足了悬念和想像。

“远看《繁花》确是霓虹闪耀,走近才会见到满眼的抗争、尊严与似乎有声的‘不响’。”王氏镜头美学下,叙事留白无声响,却收获到掷地有声的如潮认可。

论听觉艺术,《繁花》又是90年代流行金曲的统合。故事之外,从歌神张学友的《偷心》到小田和正的《突如其来的爱情》、黑豹乐队的《无地自容》,从《贵妃醉酒》到《锁麟囊》;剧情之中,汪小姐为了三羊牌在酒桌上放歌王杰的《安妮》,宝总为了三羊牌奏响国民偶像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一声一响,伏脉千里,皆是牵动时代记忆的弦。他用音乐造势、烘托、描写,也用音乐回忆、纪念:生意场上,推杯换盏之间,宝总与麻老板在卡拉OK唱的《爱拼才会赢》,是那个时代无数从底层一路奋斗的生意人最爱的励志金曲。

香港影评人罗展凤曾评价王家卫的电影:“因为失语,所以音乐”。王家卫熟练运用各种音乐为电影开启新的叙事空间,令人物的内在世界在质感和层次上都更为丰富。

韵味:梦中赏花,岁月风情常在

凭借著改革开放的春风和自身打拼,青年阿宝成功翻身成为黄河路上无人不晓的宝总。在这个故事的演绎里,我们再次见证了经典的“王式”叙事手法——时间线重叠交错下故事慢慢展开,写意叙事下倒叙、插叙的有机结合,以及出神的细节刻划。

这种叙事方式与原著本身的叙事风格相得益彰,诚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所言:“电视剧延续了小说富有地域色彩的语言风格,吴侬软语下是冷酷无情的资本市场,角色寻常对话中暗藏著生活哲思。叙事层面也灵动、鲜活、信息密度高,环环相扣出大小高潮。”

镜头一转,时间与回忆荡开,文字间的陈旧旧事如梦似幻,籍由场景画面的具像化,场景变换间,观众如临其沪上风韵,与剧中人同喜忧,回味无尽。

电视剧《繁花》男主角“阿宝”由内地男演员胡歌饰演。(微博 @繁花)

在北大电视研究中心副主任吕帆看来,“那些被打碎的时空、抽离的情感、明晃的暧昧,不光源自王家卫擅长的非线性叙事、碎片化剪辑等手法,也是将人物、情绪与事件、时间留出更多组合交织的可能性,从而建构出一种独特的叙事节奏。影像本是梦,人生亦为大梦一场,《繁花》真正在意的也许不是梦醒时分,而是梦中的那抹超越现实的色彩,是否也会成为难以抹却的记忆。”

过去一年里,不乏讲述20世纪90年代的热门剧:年初《狂飙》讲了一个世纪之交工厂下岗二代如何“黑化”的故事;5月《漫长的季节》关注到90年代的东北下岗工人群体,着重家庭、个人和时代的创伤。《繁花》与《漫长的季节》相反,更呈现了一种有梦想、能奋斗的时代氛围,表现近代中国经济社会的起飞。张慧瑜坦言,王家卫拍出了市场经济建立之初,人们围绕著发家致富梦来建立一系列的社会关系,以及这样的时代氛围下人物的欲望与潇洒。

借助匠心十足的视听呈现与灵巧独特的叙事语言,《繁花》将上海精神、时代精神准确地传递出来。张颐武将这种精神归纳为—— “时代风云和创业者奋进之姿构筑出的风貌,以及历史韵致和群体奋斗心态铸就出的气质”。

精魂:书页缨绻,《繁花》香愈浓

沪上的小户人家,工厂码头的营生,街头弄堂的流言蜚语,酒席饭桌上的相逢投机……金宇澄的笔墨下,近半个世纪的上海生活在《繁花》中清晰而生动地再现。

北大中文系陈晓明教授把这本小说比做“说书人所说的小故事的合集”,让读者身历其境,充当一个忠实的倾听者。“《繁花》重温了海上文坛旧日笔法,作旧翻新,自有独到之处。小说的语言最为人称道,不只是它用了大量的沪上方言,而是那种简洁准确,清雅质朴,它表明沪上文学及文化传统在当今的命脉传承。”

这部最早发布于互联网论坛中的作品,带有鲜明的互联网文学的特征。作者金宇澄以相当松弛的状态,原汁原味地描写呈现著上海的地方色彩与人文特质。在北大中文系邵燕君教授心目中,这种文化的沉淀、从容而单纯的讨论凝结成了一种非常独特而珍贵的风味。

从小说到电视剧,《繁花》从一个具有浓郁地方性的小众作品走向一个更主流的文化空间,受众也超脱了一个小的趣缘社群、期刊文学甚至出版文学的受众范畴。邵燕君认为,“在生态突围的过程中,《繁花》从语言、情节到著眼点,都要有一个向大众文化、流行文化转型的过程。

编剧和导演王家卫选择在金宇澄先生一地繁花的写作之中将宝总这条情节主线提取出来,并进行充分的艺术处理,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对中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文明国家的渴望与想像,让更多的观众体味到了《繁花》的‘香’。”

王家卫的眩目光影背后,是金宇澄沪语入文与细密笔触的叠加,肆意流淌的字句间,上海味道跃然纸上,又在十载光阴的蓄力下,散入寻常百姓家,氤氲著经典传承的幽幽余香。

这是一曲时代的交响,黄河路下搭台,苏州河畔唱戏,岁月旋流中演绎,恰是繁花似锦时。茅盾文学奖无法言说的空白,落入剧中,片片成香。乘著时代的快风齐头并进,点染著自由无畏的“繁茂”生命;市井众生相鲜活明媚,朵朵“女人花”摇曳生姿;上世纪上海饮食男女的细碎生活间,悠悠古韵“香”犹在。

这是一幕发展的华章,90年代的画卷铺陈开,晕染市场经济下的奋斗底色,镬汽氲氤间繁花遍地,终在今春,花团锦簇。我们怀念上世纪那个敢想敢拼的美好时代,又满怀著对蓬勃生命力崇高的礼赞,憧憬著这个新时代里向上生长的一树“繁花”。

一部《繁花》,是21世纪初“寻根文学”回望传统的缩影,又籍由影视化的添笔,为初来的龙年,点燃了影视界第一束夺目绥烂的烟火。坐定观剧,观剧中人、剧中事、剧中景、剧中情,十余年前高速发展中火红的上海,跨越时间的长河,终在当今蒸蒸日上的繁花时代,迎来香溢八方的绽放。

电视剧《繁花》剧照。(微博 @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