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遗址考古布多学科研究重要成果 祭祀坑年代初判为商代晚期
今日(16日),由四川省文物局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承办的“三星堆遗址考古多学科综合研究成果研讨会”在四川广汉举行,公布多学科研究重要成果,包括初步判断祭祀坑的形成年代为商代晚期。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尤其是祭祀坑的年代一直没有明确的结论,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碳十四年代研究团队在此次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发掘过程中从六个坑中共采集了200多个可供测年的样品,进行了全面研究。根据目前考古发掘研究结果和碳十四测年所能达到的精度,初步可以判断三星堆所发现的几个祭祀坑形成年代处于商代晚期,并且形成时间大致相当。
北大团队教授吴小红介绍,早在三星堆1、2号坑出土后,就有学者对其年代进行过系统研究。在三星堆祭祀区新发现6座祭祀坑之后,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碳十四年代研究团队参与到新发现三星堆6个祭祀坑的考古多学科研究中,开展了三星堆祭祀坑系统的碳十四年代研究工作,在发掘尚在进行时就从6个坑中共采集了200多个可供测年的样品。
出土糟朽象牙的整体保护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研究表明,祭祀坑出土象牙不同程度存在糟朽、饱水、残缺、断裂、裂隙、变色、片状脱落等病害。河南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团队研发制备出适用饱水糟朽象牙文物的保护材料及相关保护工艺,破解了考古出土饱水糟朽象牙文物脱水加固保护难题,至今已处理不同糟朽状态的象牙标本6根,实现了考古出土饱水糟朽象牙整根的完整保护。
此外,北京科技大学冶金考古团队对三星堆一、二号坑出土青铜器残留泥芯进行了岩相观察、化学成分分析。上海博物院研究团队通过X-ray CT成像技术研究了三星堆遗址出土的12件青铜器制作工艺,并与中原同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作比较研究。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团队在三星堆遗址首次深入揭示了这一古代文明的丝织品组织结构和织造工艺,确认了纤维材质为桑蚕丝的基础上,对丝织物的组织结构和织造工艺进行了详细研究。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冉宏林介绍,后续的田野考古工作还将继续深入探索三星堆遗址,逐步揭示当时居住在三星堆遗址中人群的衣食住行等具体生活细节以及生产管理模式,让大众全方位生动了解3000多年前古蜀的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