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红到中国!“白人餐”受内地打工仔热捧 只因省时、方便?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说到中餐,定必想起一盘盘有荤有素、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令人赞不绝口。加上现时内地的外送服务十分普及,几乎随时随地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
然而,内地的上班族近日却掀起一股名为“白人餐”(又称“白人饭”)的饮食风潮。究竟甚么是“白人餐”呢?
白人餐|从外国到中国 白人餐蔚然成风
想起“白人餐”,人们大多想起汉堡包、炸鱼柳或烤火鸡,然而“白人餐”并非典型的西式餐点,而是以生冷蔬果、鸡蛋、面包、芝士、饼干等食材所制作的餐点。
“白人餐”的风潮,可以追溯至一些在欧美国家工作或留学的华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朋友的午餐。
起初,这股饮食风潮仅被人们视作一种新的生活情态。
但后来,随着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这股极简的西方饮食文化在中国蔚成风气,更成为了内地打工人的新欢。
白人餐|甚么是“白人餐”?符合这3个特点才算是
从食物的配搭来看,不难发现“白人餐”有三大特点。一是冷盘,食物生冷,不用烹饪或不大需要花时间烹煮;二都是素食,食材简单;三是份量较少,能吃得迅速。
虽然有不少上班族加入吃“白人餐”的行列,但也有不少人对这种不加以烹调、“不求可口,只求果腹”的简便饮食文化感到惊讶,甚至批评“白人餐”是现代生活节奏急速下的一种敷衍饮食文化,不值得推崇。
也有人觉得,“白人餐”毫无味道可言,纯以快捷、零烹调技巧作卖点,戏称“犹如食草”,只是维持生命体征,吃罢甚至饿得想“啃人”。
到底这种看似简单的“白人餐”出现,是对西方饮食文化的误解,还是另有深意呢?
白人餐|反映中西文化差异 受热捧因省时方便
与中国人一般要“米饭落肚”、要热腾腾的食物“暖胃”不同,“白人餐”主要以生食或冷食为主,这与西方的“打工文化”有关。
事实上,“白人餐”的出现早于19世纪中。其时,全球步入都市化、工业化,工人要出远门到城市工作,未必有时间准备午餐,故出现了午餐车、速食店,方便工人及办公室职员购买后可在外或带回办公室食用。
同时,西方的每周工时普遍较少,能早早下班吃晚餐,即使中午吃少一点挨饿也不怕。而愈来愈多内地上班族转投“白人餐”的怀抱,全因“白人餐”作为轻食的特点。
内地的工作模式大多是“996”(即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6天),工时较长,连休息的时间也要“挤”出来,遑论是做饭的时间呢?
故此,上班族宁愿制作“白人饭”当午餐,不用负担价格飞涨的外卖之余,制作过程也简单快捷,节省煮食和清洗碗盘的时间,而且携带方便。
白人餐|吃“白人餐”也为了避免“饭气攻心”
内地上班族转吃“白人餐”的另一原因,是为了避免影响工作效率。
中餐的主食往往是米饭、馒头和面条,都是高碳水化合物,容易让血糖指数快速升高,从而胰岛素骤增,抑制大脑神经中枢,一时间“饭气攻心”,容易打瞌睡。
而“白人餐”虽然简单,但都是蛋白质和维生素,油脂、淀粉比例更低,吃下去血糖的波动相对较小。对于上班族来说,吃“白人餐”后下午却依然精神抖擞,确实能更专注投入工作。
如果是你的话,会想吃“白人餐”当午饭吗?
本文获“当代中国”授权刊出,欢迎关注:https://www.ourchinasto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