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邓小平采纳仅31岁学者“四分之三意见” 改写无数人命运

撰文: 朱加樟
出版:更新:

2022年全国高考在7日(周二)开考。文革导致高考停止,恢复高考是邓小平在1977年复出后拍板的第一个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的重大决策,本文将会回顾在当年一场座谈会上,邓小平如何采纳了一位年轻学者“四分之三”的意见,从此改写无数人的命运。

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副校长的温元凯。(大河网)

恢复高考的决策是1977年8月6日邓小平在他主持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根据教育、科技工作者的建议确定的。

这场座谈会的参会者有北京大学校长周培源教授、清华大学何东昌教授、南开大学校长杨石先教授、吉林大学校长唐敖庆教授、复旦大学苏步青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童第周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光召教授等学术界大人物。当时年仅31岁的中国科技大学助教温元凯是唯一一位40岁以下的代表。

温元凯在2007年回忆称,当时邓小平穿了一身军装,神采奕奕,邓说他已向中央建议,科技、教育荒芜一片,他要先管科技和教育,给大家当后勤部长。

温元凯称,当时文革刚结束,左的思潮在社会上还很猖獗,所以30多个参会者一开始面面相觑,没有人发言。他记得第一个发言的是杨石先教授,他一开口就检讨自己资产阶级世界观没有改造好,一定要好好改造,下工厂、下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977年8月,温元凯参加国务院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第三排左二为温元凯)。(大河网)

温元凯又指,因为他是小人物,在座的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和师长,所以他未敢举手发言。他利用插话的机会,说高考制度要改革,并提出了十六个字的高考恢复方案。这十六个字是“自愿报考,领导批准,严格考试,择优录取”。没想到邓小平听完他发言后当场讲,“温元凯,至少采纳你四分之三”。

温元凯称,当时大家都不解什么叫四分之三。然后邓小平说,第二句“领导批准”可以拿掉,考大学是每个人的权利,不需要领导批准。

虽然恢复高考不大可能仅仅是因为温元凯的几句话,但无疑他当时勇敢的提议有推动的作用。结果,在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最终27.3万人走进高等学府,当中不少人后来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其中包括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及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