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二里头遗址考古重大突破:首次发现制陶作坊 夏都布局现形?
撰文: 朱加樟
出版:更新: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考古取得重大突破,考古人员首次在当地发现制陶作坊。此外,大量出土的带漆陶片则提示周边或存在制漆作坊。
这些作坊的发现,对深化二里头都邑遗址的聚落布局、功能分区具有重大意义,显示“宫城”居于遗址中央,重要手工业生产部门则布局在遗址核心区周边。
陆媒《河南日报》16日(周四)报道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在二里头遗址北缘西侧发掘出一座较完整的二里头文化二期陶窑,这与今年在祭祀区西侧发现的较大面积、较为丰富的制陶有关烧土、变形陶器、泥坯等遗存,均属二里头遗址首次发现的制陶遗存。
此外,考古人员还发掘出土了近200片带漆陶片,成品漆器多出土于高规格墓葬中,属于礼器。此次发现的带漆陶片数量为以往历年发掘出土带漆陶片之和的十倍以上,实属罕见,提示周边或存在制漆作坊。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2019年在洛阳开幕(点图放大):
+7
经发掘,该区域还发现宽约2米的二里头文化二期的夯土建筑,夯土建筑东侧的路土堆积中见有绿松石珠和蚌珠串饰,出土多块绿松石料和绿松石片。以上表明,遗址北缘也有较多高规格遗存。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村,年代约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500年,1959年由史学家徐旭生发现。有学者认为二里头遗址即为夏朝都城,也有学者认为应属于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