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铁达尼”号出水35万件瓷器轰动世界 上海首举办大型展览
约200年前,一艘满载货物和2000余名乘客的中国巨型三栀帆船“泰兴”号在印尼触礁沉没,造成1600余人遇难,伤亡超过“铁达尼”号,因此被称为“东方铁达尼”号。
沉船于1999年被打捞出水,出水瓷器超过35万件,但文物其后遭到拍卖,流散在世界各地,于国内难得一见。
位于上海的中国航海博物馆近日举办“泰兴号沉船出水文物特展”,这是内地首次“泰兴”号沉船主题大型展览,展出400余件沉船出水器物,呈现了出水德化窑瓷器的基本面貌。
“泰兴”号于1822年从福建厦门港起航,其目的地是东南亚巴达维亚,不过可能是为了躲避海盗,船长在航行过程中改变航线,最终在加斯帕岛附近触礁沉没。
1999年,澳大利亚一家海洋公司将“泰兴”号打捞出水,并捞获了35万件清代瓷器。瓷器中绝大部分为青花瓷,还有一部分白釉、五彩、青褐釉瓷器以及宜兴紫砂等。这些瓷器大都是18世纪和19世纪初福建德化生产的用于出口亚洲市场的青花瓷,主要以青花盘、碗、杯、碟、罐、盖碗等日用瓷为主。
至2000年,打捞上来的部分德化青花瓷器在德国斯图加特拍卖,自此这些出水瓷器流散世界各地,多数为私人藏家收藏。2018年,泮庐集团购回12万件“泰兴”号沉船遗物,这批文物终于有机会踏上故土,其后泮庐集团向中国航海博物馆捐赠100件“泰兴”号沉船出水瓷器。本次展览也是以中国航海博物馆馆藏“泰兴”号出水瓷器为基础,联合德化陶瓷博物馆和泮庐集团联合举办。
中国航海博物馆陈列展示部主任毛敏博士表示,“泰兴”号沉船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它也是目前海洋考古当中发现最大的中国古代的帆船,同时是目前海洋考古当中发现的出水完整器物最多的一艘沉船。“泰兴”号遇难人数之多在中国古代帆船海难当中也是极其罕见的。从以上角度来看,“泰兴”号沉船在中国古代所有沉船中具有独特地位。
毛敏指,因为国内很少能见到“泰兴”号沉船出水瓷器,研究也并不充分,所以几乎没有举办过“泰兴”号沉船主题的展览。展览中展出400余件“泰兴”号沉船出水瓷器,涵盖青花、白釉、五彩、青褐釉等多个门类,囊括碗、盘、碟、杯、钵、瓶、盒、雕塑等10余种器型,基本可以展现“泰兴”号出水德化窑瓷器的整体面貌。
这些产品在德化各窑址中都有出土,充分体现了德化窑作为中国古代外销名窑的重要地位,对于进一步研究清代德化瓷器的生产与外销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