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真的狠毒专横?学者揭真人颇暖心 专照顾同病相怜寡妇们

撰文: 中和出版
出版:更新:

历史学家唐德刚(1920-2009)曾半开玩笑说,最高领袖中,私德当推西太后第一。的确,民间关于西太后捕风捉影的谣言纵然所在多有,却大多为无稽之谈。《宫女谈往录》里,老宫女何荣儿口中的西太后就是一个恪守寡妇之道的老太太。咸丰(1831-1861)驾崩时,西太后年仅二十六岁。深宫之中,孤儿寡妇生活之艰辛视民间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她对于同病相怜者往往颇有照顾,身边几乎形成了一个“寡妇圈”。(本文节录自《被误认的老照片》。)

【相关图辑】被误认的老照片.书摘|“少女慈禧绝版照”其实是珍妃?流传80年珍妃遗像反是某神秘格格(点图放大阅读)👇👇👇

+28

文:陈炜舜(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副教授)

如恭亲王奕䜣(1833-1898)的长女自小被西太后认作养女,在宫中生活,与堂弟同治为幼年玩伴。后来更封为荣寿固伦公主,爵位与亲王相等。荣寿公主十三岁时,便由西太后指婚给额驸景寿之子、一等荫生志端。然而婚后半年,志端患病而死。西太后为了补偿荣寿,遂依旧让她进宫侍奉。《清史稿》云:“公主性骨鲠,而能持大体。”虽然深受西太后宠爱,却能犯颜直谏,因此人称“女汲黯”。民国十三年(1924),荣寿以七旬高龄去世,哀荣备至。

情况类似的又有垣大奶奶(一般皆作元大奶奶,误)。她是内务府大臣庆善之女、西太后内侄德垣之妻,十八岁时刚刚文定便成了望门寡,于是西太后也让她在宫中作伴。德龄(1885-1944)《御香缥缈录》回忆自己入宫时,垣大奶奶才二十四岁;但神态却已跟四五十岁的老妇人无二;所幸她天性“愚笨木讷”,因此环境虽然哀痛,但竟像毫无感觉。

至于庆亲王奕劻四女(人称四格格)的遭际,就更令人感叹了。德龄说四格格“出奇的漂亮”,而《宫女谈往录》则云:“老佛爷另外喜欢的人是四格格,她是庆王的女儿,大排行在四,所以称四格格。也是老太后指的婚,刚结婚就守寡,老太后过意不去,常接到宫中或园子里来住。这是位聪明伶俐的人,嘴甜手巧,能哄老太后喜欢,做事八面玲珑,很会见庙烧香。……几天不见,老太后就想她,常接到宫里或园子里来,也常陪著老太后坐船游湖。”的确,庚子乱时西太后前往西安,还不忘把三格格和四格格带上。可是四格格的公公直隶总督裕禄(1844-1900),却因抵御八国联军兵败而服毒自杀,夫家从此家道中落。

进而言之,庆王之孙溥铨(1923-)回忆,四格格与裕禄第九子结婚,琴瑟和谐,而西太后很少让她回家,夫妻聚少离多。后来其夫抑郁而终,恰值西太后要妆成观音菩萨留影。四格格热孝在身,一听要和三姐一起穿彩衣、化浓妆,心中不是滋味,回家哭闹不已。庆王大恐,劝道:“你可千万别抗旨不遵,若惹恼了太后,全家可吃不起呀!”她才勉强陪西太后留了影。辛亥以后,四格格红颜老去,又无子女奉养,晚景凄凉而终。

西太后与四旗服女合照 五人竟被认错三人?点击放大浏览相关照片及继续阅读书摘👇👇👇

+11

较权威的《故宫珍藏人物照片荟萃》有一张是西太后与四位旗服女性合影,文字称左起为“德龄、四格格、西太后、元大奶奶、容龄”,网上纷纷因循。除了西太后和垣大奶奶正确外,其余三人的身分皆认定错误。德龄、容龄遗影甚多,一照勘便知其非。此外,四格格与西太后的日常合影也比比皆是。相形之下,左一除面容略瘦外,模样与四格格别无二致,当是其人。左五的服装与左一全同,当为姐妹。参照三、四格格与西太后的观音装合影,可以确认左五是三格格。换言之,大概因为三、四格格常在宫中走动,故衣著上也比较有默契罢。

有趣的是,左二与左五虽然服装不同,却容貌相似,应是较少入宫的二格格。比对荣寿公主与贵妇们的合照,前左一为二格格,左四为四格格,后左一为三格格,左二为垣大奶奶,可谓原班人马再度出现。则《荟萃》中那张合影中的人物身分,更可进一步厘清矣。附带一提,《荟萃》一书在第二章〈西太后〉所录合照中数次标出四格格,然第十四章〈社会剪影〉收有四格格大头照一张,却仅标为“旗人贵族妇女”,亦一时疏忽也。

【延伸阅读】秦始皇惊世容貌曝光 内地AI专家神还原 网友:对视不敢超过3秒(点击放大浏览)▼▼▼

+4

【延伸阅读】台博物馆自称还原了最真实3D妲己 网友群嘲:长这样,殷商亡不了(点击放大浏览)▼▼▼

+25
《被误认的老照片》书本封面

书名:被误认的老照片

作者:陈炜舜(Nicholas L. CHAN),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士(意文、德文双副修)、研究院中文学部硕士、博士。先后执教于台湾佛光大学文学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研究领域及兴趣为中国古典文学、文献学、神话学等。著有《林云铭及其文学》(2000)、《明代楚辞学研究》(2003)、《楚辞练要》(2006)、《屈骚纂绪》(2009)、《明代前期楚辞学史论》(2011)、《从荷马到但丁》(2013)、《神话传说笔记》(2016)等,并于海内外期刊、研讨会上发表论文多篇。余暇从事散文、新旧体诗歌之创作,及外文诗歌与歌词之翻译,结集出版者有新诗集《话梅》(1999)与音乐随笔《寻找缪思的歌声》(2006)。

【本书内容获“中和出版”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