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鹅肝产量占全球45% “法式鹅肝”如何变成中国县城特产?
提到“世界三大珍馐”之一的鹅肝,你可能会首先想起法国。不过,现时大家在全球各地品尝到的鹅肝,很大可能是中国产。
位于安徽省的六安县,已经成为鹅肝这种“高端食材”主产区之一。法国的鹅如何“飞入”这里?一起来走进这座低调的中国县城。
中国产鹅肝性价比优越 安徽山东为主产地
“法式鹅肝”,使用的是肥肝(法语为 Foie gras )。传统上,由朗德鹅的鹅肝制作,这种鹅原产于法国南部的朗德省。
据大陆媒体报道,中国的鹅肝产量已经占到全球45%。
性价比是国产鹅肥肝得以发展的因素之一。根据淘宝发布的“隐藏土特产报告”,以单克价格计算,进口鹅肝平均每克0.87元(人民币,下同),国产鹅肝平均每克0.52元;以一块250克的鹅肝来计算,进口的要218元,而国产的则只要131元。
在国内,安徽省六安市的霍邱县,以及山东省潍坊市的临朐县,都是鹅肝的主要产地。
山东临朐,是中国最早引进朗德鹅的地方。1988年,临朐的一间公司从法国引进了1万只朗德鹅,当地的鹅肝产业由此起步。
此后,安徽霍邱县的养殖户,将朗德鹅从山东引入,朗德鹅又进一步落户霍邱。
安徽霍邱县:全国最大鹅肝生产加工基地
安徽霍邱县位于大别山间,淮河中游南岸,这里水系发达,农业、畜牧业的底蕴深厚。中国向全球出口的鹅肝中,有约一半就产自这里。
安徽六安本身就有养鹅的基础,当地高质素的“皖西白鹅”早已名声在外,给当地带来“白鹅之乡”和“羽绒之都”的美誉。后来,当地养殖户在2003年前后从山东引入法国的朗德鹅。
最早一批从山东引入朗德鹅苗的霍邱养殖户胡建远表示,“朗德鹅也很适应本地的自然条件,养殖的技术、需要的饲料和皖西白鹅也类似,所以养殖方面进展挺顺利的。”
现时,霍邱的鹅肝产量占全国三分一以上。“霍邱鹅肥肝”还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如今,霍邱成为全国最大的县级鹅肝生产加工基地。据统计,当地有140多间朗德鹅养殖企业,全县每年养殖加工朗德鹅400万至500万只,生产鹅肥肝5,000吨以上,综合年产值近20亿元人民币。
霍邱县鹅肝生产企业还不断创新,推出开袋即食的小克数品种,例如樱桃鹅肝、冰淇淋鹅肝、红酒鹅肝和清酒鹅肝等,解决许多顾客想食鹅肝又不会烹饪的难题。
鹅肝产业链带动安徽霍邱致富
从种鹅繁育、养殖、填饲、屠宰、深加工到废弃物综合利用,20多年的时间,来自法国的大鹅,还带动了当地数十亿元规模的综合产业链。
霍邱县友喜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许多工人都是当地农村女性。“公司创建后,为乡镇提供了100多个月收入在3,000到5,000元的岗位。而且每年工人都有春播假和秋收假,不会耽误工人春种秋收。”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2014年至2020年“摘帽”期间,霍邱县累计脱贫7.3万多户近17万人。
当地还与安徽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院校等展开合作,成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研究朗德鹅科学填饲、品种退化等问题。
如今,霍邱鹅肝、临朐鹅肝已经成为当地知名“特产”,有企业亦正尝试通过直播方式,以及提供更多创新,降低普通人品尝“世界级美食”的门槛,让高档的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本文获“当代中国”授权刊出,欢迎关注:https://www.ourchinasto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