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艺术馆展出300多件明清新中国艺术品 以扩增实境技术增趣味

撰文: 孙圣然
出版:更新:

香港艺术馆由今日(19日)起,举行“聚道传承──敏求精舍六十周年”展览活动,从敏求精舍成员丰富多样的收藏中,挑选出300余件中国艺术作品,呈现中国文物艺术成就,让参观者加深认识这些珍玩古物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蕴。

今次展览展出40多位香港收藏家收藏的珍品,展品种类繁多。其中较有名气的包括清乾隆年间的酱色绸绣十二章纹吉服袍料、元代的青花鱼藻纹大罐等。除此之外,书画展品涵盖明清时期的沈周、文征明、王时敏和董其昌的作品,以及近代新中国名家和香港早期水墨画家的代表作品。中国文物类别则包括宋元青瓷和白瓷、明清的青花瓷器及多彩瓷器,以至剔雕漆器、玉器、竹雕、明式家具和鼻烟壶,以及反映近代外贸历史变迁的外销艺术。

而为配合展览,香港艺术馆还邀请创作人设计及重塑古代文人书斋的场景,运用多媒体装置和动画片段,让参观者透过扩增实境技术,了解绘画、陶瓷、玉器和丝织品的制作过程,并发掘书斋案头的文房物品和摆设中的传统文人趣味。

香港艺术馆馆长(中国文物)郑焕棠受访时表示,展览里包括历代的青铜器、历代的陶瓷器,以及竹刻、木雕。希望通过展览将中国文物的精华,意蕴和工艺等各方面的成就,让普罗大众认知。

今次展览由康文署和敏求精舍联合主办。据了解,敏求精舍成立于1960年,是香港的收藏家组织,汇聚志同道合和致力弘扬中华文化艺术的收藏家,对推广海内外的文博事业,和中国文化作出莫大贡献。香港艺术馆与敏求精舍,过去多年曾联合主办多项展览。今次为纪念敏求精舍成立60周年,双方再度携手。

(央视新闻/香港艺术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