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探秘】古墓里的灿烂星空 科学与迷信兼具的唐代天文学

撰文: 林君颖
出版:更新:

日前,中国大陆考古团队发现唐代太平公主第一任驸马─薛绍之墓,但墓室已遭到破坏,墓室里的壁画、棺椁都有严重损毁。虽然无缘见到薛绍墓内的壁画,但一般唐代皇室贵族高官的墓葬—双室砖券墓,基本上都绘有色彩鲜艳的壁画,甚至在墓室天花板画上天象图,这有什么特殊含意呢?

图为目前藏于大英博物馆的《敦煌星图甲本》。星图绘制于唐中宗时期(705-710年),描绘北极地区的星空,并分别用白、黑、黄三色特别标注不同的星座。(维基百科)

其实在墓室天花板画上日月星辰,并非唐代独有而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如1987年于西安交通大学发掘的西汉壁画墓,其墓室顶的《二十八宿天象图》,为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绘制最完整的天象图壁画。唐代最高等级的墓葬,皆绘有天象图,希望死者能像生前一般,享天地灵气与日月精华。这些唐代高级墓葬的星图,绘有散落的星点、白色粗线条代表银河,以及具有中国宗教神话色彩的日月,在视觉效果上非常美观,但罕有见到完整的星宿排列,是不是意谓着中国的天文学自古就相当落后,不被重视呢?

事实完全相反,中国在天文学方面,有非常悠久又持续不断的观测纪录,早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就已绘有北斗七星等天文图像。到了唐代,天文观测更是有相当的进步。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唐代知名僧人,也是天文学家的僧一行(683-727年)透过大规模天文观测,测定出子午线长度,也测出二十八宿的新座标,并首次画出正确的黄道,进而得知黄道为椭圆形而非圆形,可见唐代天文观测水平之高。

目前传世的唐代天文图有三幅,其中两幅出自敦煌,为《敦煌星图甲本》与《敦煌星图乙本》,另外一本为唐初传入朝鲜的《李太祖重刻天象列次分野之图》。目前收藏于朝鲜的《李太祖重刻天象列次分野之图》,据学者研究为隋唐以前的中国星象图,很可能为传世星图中最早依据实测绘制的中国古代星图。

僧一行画像。(网络图片)

尽管有相当科学的天文实测,但唐代的星空终究是充满宗教迷信的。唐代时的天文已确立“三垣二十八宿”的星像观,即是将天空分为31大区,除了二十八宿外,还有紫微垣、天市垣与太微垣三区。基本将黄河流域(约北纬36度)全年所见的星空划为紫微垣。紫微垣内的星座以帝王、皇室眷属与皇宫设施命名;天市垣与太微垣则分列于紫微垣两侧,前者星座以三公九卿等官署为名,后者则以地名划分。可见中国古代的星空,与社稷、国运、皇帝息息相关。

古今中外,天空给予人们许多想象,而星辰都被拿来占卜,可分为“军国星占学”与“生辰星占学”两类,前者将星象与皇权相连,后者则是以个人为主,类似于今日流行的星座运势。在尚未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前,传统中国占星学仅有“军国星占学”一类。除了将个别星辰指向皇帝、太子等皇室成员外,也会借着观测星体的运动,从而暗示皇室、国家大事、战争等之间的变化。

敦煌星图,又称《敦煌星图甲本》,是中国天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星图之一,绘制于唐中宗时期(公元705-710年),现藏於伦敦大英博物馆。(网络图片)

这是因为自古以来,中国人将国运称为“天命”,更把皇帝视作“天子”,为了能够预知天命,进而知道天命的变化。自古以来,天文相关的知识都由朝廷把持,不仅设置天文观测机构,天文仪器也为朝廷所有,唐代对于天文书籍的管理亦十分严密,唐永徽二年(651年)颁布的律令:“诸玄象器物、天文图书、识书、兵书、七曜历、太一、雷公式,私家不得有,违者徒二年。私习天文者亦同。”普通老百姓更被下令禁止随意观测、自制仪器与私学天文历算。

由于星空与皇帝、太子与皇室成员相关,因此也只有他们有资格在墓室画上天象图。而对拥有双室砖券墓葬资格的高官来说,能在墓室画上星宿,则成为彰显身分的象征与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