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底蕴】“中国情人节”有何来历?一文睇清“七夕”前世今生

撰文: 外部来稿(国际)
出版:更新:

今天(7日)是农历七月初七,传统上是“七夕”佳节,近年来已被商家炒作成为“中国情人节”。但作为一个有著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七夕”这个节日的真实底蕴到底是怎么样的?古代人又是定位七夕节?

如今传统的七夕节被看成“中国情人节”,不少商家借机炒作营销,吸引市民消费。图为上海商场的七夕节“公主抱”赛跑活动。(VCG)

说到七夕,大家第一反应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在古代,七夕的确和牛郎织女传说关系密切,但它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这一日女子会访闺中密友、祭拜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儿节”的称谓,而男女定情只是“女儿节”盛会中的副产品。

“七”对女子的意义

古人为甚么要将女子乞巧的活动设定在农历七月初七呢?原来,女娲创造苍生时,在第七日造出人来,初七为“人日”。“七”还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数字:人有七窍,乐有七音,人有七情,天上有七仙女,曹植七步能成诗,日常生活七件事。

再加上《黄帝内经》中将七定义成是女子的生命之数:女子七岁齿更发张,二七就发育有了月事,为生育做好了准备,三七四七都是身强体健之时,五七身体渐渐衰弱,六七开始生白发,七七天癸竭,生育能力终止。这样一来,七月初七既是人日,七又对女子意义非凡,两个吉祥数字叠加,七夕乞巧祈福顺理成章。

北京圆明园春泽斋8月4日举办“爱满京城 相约幸福”七夕巧市,还原中华传统文化。(VCG)

古代七夕的“乞巧”仪式

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了南朝七夕乞巧的流程,特别提到了蜘蛛结网会带来好兆头:“是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咸以金银输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唐代则秉承南朝之风,《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了盛大的穿针乞巧仪式: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游宴,七月七日夜,宫女们盛陈瓜果、鲜花、酒馔,列于庭中,乞求于牵牛、织女,又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第二日视蛛网稀密,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引得民间纷纷效仿。至于长生殿的私语,托白居易的福,七夕成了定情的代名词。

宋代以后,城市中商业的繁荣推动了七夕节的发展,节日的气氛非常浓厚,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填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醉翁谈录》

点击以下图辑浏览内地各城市七夕期间不同的“乞巧”习俗:

+4

七夕“女儿节”从何而来?

而最早将七夕称为“女儿节”的是元朝人。元《析津志》云:“宫廷宰辅之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邀女流作巧节会,称曰女孩儿节。”

明清时期,北京地区端午、七夕、重阳都有“女儿节”的叫法。七夕“女儿节”的穿针习俗变为丢巧针乞巧,乞巧时间由夜间变为午间。

女子乞巧时,将装满水的碗放在正午的阳光下,再将绣花针放在碗里浮起来,如果针在水中的影子如花似云,或呈鸟兽形,就认为“乞得巧”;如果影子粗笨似槌,或弯曲不成形,就认为“乞得拙”。清代七夕,北京“女儿节”又将丢巧针改为丢细枝或松针。

国产古装剧《延禧攻略》就有一个桥段,乞巧节期间,长春宫的宫女纷纷投针入水,绣针如果能浮在水面就可以观察针在水中的影子,以此乞求织女赐予一双巧手。结果众宫女的绣针全部沉入碗底,连女主角魏璎珞苦练四个时辰后也无法成功。

七夕节因为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被认为是中国的爱情节,两情相悦与相互守望是七夕的主题之一。(VCG)

七夕文化影响深远

回到七夕中牛郎织女的传说,后来也随著民族交流,传到西北、东北、西南的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并深深影响了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故事名称、主人公名字和故事细节或许有地域和民族差异,但始终和汉族母题故事保持著相近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2006年,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开始,“广州乞巧文化节”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2008年,甘肃陇南地区的“西和乞巧节”也升级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柳荫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