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之最】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 美国向华归还361件流失文物
撰文: 李虎门
出版:更新:
美国政府在当地时间2月28日向中国返还361件(套)流失文物,据悉该批流失文物是由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印弟安纳波里斯分局早年所查获,涉及多个文物门类且时间跨度长。该批流失文物主要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凿、玉壁;春秋战国青铜剑、戈、钱币;汉代陶钫、茧形壶、罐、仓;明代陶俑、模型明器;清代木雕建筑构件等,多是墓葬陪葬品。
此次中美古物归还,是今年1月中美再次签署限制进口中国文物政府间谅解备忘录后,首次中国流失文物自美国返还中国,同时亦是中美于2009年签署备忘录以来,美国第三次并规模最大一次返还中国流失文物。
据早前报道,这次返还的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于2014年4月由美国联邦调查局印第安纳波利斯分局查获。国家文物局对此高度重视,积极组织专家展开鉴定,并依据相关国际公约,向美方提出声索要求。在美国国务院、美国联邦调查局、国家文物局、驻美使领馆共同努力下,美方同意返还全部文物。
FBI称,这批文物是在美国印第安那州查获,是被一位名私人收藏家米勒(Donald Miller)掠夺偷运而来。米勒家中收藏了成千上万件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和考古文物,价值连城。其中缴获的部分文物已经归还哥伦比亚、纽西兰、加拿大等国家。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透过外交斡旋、司法合作、友好协商等方式,促成包括圆明园兽首、大堡子山金饰片、虎蓥,以及美国政府三次返还文物在内的30多批次4000多件(套)流失文物回归中国。
(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