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为期2个月的研究和修护,北京故宫养心殿修缮中发现的首只彩绘宝匣于周五(16日)在故宫文物医院内展露真容。经开封检查甄别,宝匣内放置经卷、金钱、金银铜铁锡五种元宝、五色宝石、五色缎、五色丝线、五香、五药和五谷。(图源/视觉中国)
经过为期2个月的研究和修护,北京故宫养心殿修缮中发现的首只彩绘宝匣于周五(16日)在故宫文物医院内展露真容。(图源/视觉中国) 扁方形的宝匣上可见一条青龙正龙图形的图案,龙头下面有一颗宝珠,正龙以蓝色(即青色)为主色,配有其他颜色。检测分析得知,红色颜料为朱砂,蓝色为石青,绿色为氯铜矿。 宝匣的标注年款显示有“嘉庆六年七月二廿”字样,由于“廿”字较为模糊,是否为“廿”,以及后面是否还有“日”字,都有待考证。就尺寸来说,宝匣的边长为27厘米,高为6.5厘米。 在宝匣开口处,可见金属物质将匣口边缘封住,无法打开,经过分析检测确定为铅锡焊料。经开封检查甄别,宝匣内放有经卷、金钱、金银铜铁锡五种元宝,五色宝石,五色缎,五色丝线,五香,五药和五谷。 其中的24枚“天下太平”汉、满文款金币,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其材质为16K金。 5颗小宝石都有钻孔,黄色、棕色、蓝色和绿色宝石材质均为玻璃,紫色宝石则为水晶。 不过,宝匣中的经卷、五色缎和五色丝线均已朽烂,依稀可见;五香、五药和五谷则均已腐烂,难以分辨。图为宝匣内的金、银、铜、铁、锡五种元宝。 据故宫博物院介绍,宝匣作为古建筑的镇宅之物,放置在建筑正脊正中的脊筒内,脊筒正中位置也叫“龙门”或“龙口”。龙口中放置宝匣,不仅是古人天人合一、顺从天道、祈求上天护佑的心态折射,也是驱除邪魔,祈求入住平安,保佑建筑屹立不倒,避免火灾的象征。 今年9月3日,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中)与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右)共同将养心殿嵴筒内的宝匣取出。据悉,自上世纪50年代起,故宫博物院开始修缮古建筑,修缮过程中取出的宝匣加上清宫遗留的,共计有50余件。 养心殿是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清代有8位皇帝先后居住在养心殿。养心殿南北长约63米,东西宽约80米,占地5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