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辑】拆迁后人事已全非 湖北美术老师绘百米壁画保留集体回忆

撰文: 叶琪
出版:更新:

湖北武汉汉阳区钟家村为城区改造,全部拆除西大街南边的商舖和楼房,并自2011年起临时围起一道百多米长的围墙。已年届六旬、曾在中专学校教授美术的易小阳,自那时起就在围墙上将已拆掉的商舖、街坊邻居、街景画成壁画,7年至今已变成一整幅西大街版的“清明上河图”。(图源:长江日报)

壁画画出当地人的集体回忆。
壁画已成为一个特色风景。
据地方志记载,西大街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是古汉阳城内著名的商业街。
易小阳画的都是西大街的市井小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壁画上有正在炸面团的老妇、推着三轮车卖荸荠的商贩、刚放学撑伞回家的小学生等,充满生活气息。
易小阳表示,这些壁面都是亲眼看过,又或是走路经过的人与景,带给他不少灵感。
壁画到了后期已不只有易小阳一个人在画,他会欣然答应街坊小女孩的要求“画两笔”,又或会帮临街的商舖入画,“让街坊都参与到墙画中,更加生动、更有乐趣。”
甚至在被邀到江汉大学当客座讲师后,易小阳不时会带学来画画,让他们画出自己对西大街的记忆。易小阳笑言,“这是个艺术墙,学生来画就有变化些了,不然老是一个人画,风格就单一了。”
易小阳即场将街坊画进壁画。
街坊十分喜欢易小阳的壁画。
对于壁画的去留,西大街社区相关负责人指围墙是在拆迁范围,须按照相关政策处理,但一直都有积极与各方联系,望能将壁画复制至其他合适的地方。
汉阳区文化局相关负责人则指,围墙是临时搭建,不符合文物保护的要求,将研究具体方案,或会以拍照方式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