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辑】西安男子苦练12年砑花葫芦成高手 一个茶叶罐卖上万

撰文: 朱加樟
出版:更新:

砑花葫芦的工艺和刻、刺等工艺不同,砑花不破坏葫芦的表皮,而是用玛瑙刀具将花纹周边的表皮压下去,使图案凸显出来,形成人物、花卉、山水等浮雕效果。2006年,在西安一家运输公司工作了15年的司马良辞掉工作,开始在葫芦上砑花,苦练12年成了砑花葫芦高手。现在他制作的一个小小的砑花葫芦茶叶罐能卖三四千元,图案复杂、做工精细的精品一个上万元也有玩家要。

司马良表示,在葫芦上砑花难度大,全国不超过200人能掌握砑花技艺。他制作的一个小小的砑花葫芦茶叶罐就能卖三四千元。(视觉中国)
司马良学习砑花葫芦的念头来自有一次他看到了收藏家王世襄一本关于葫芦制作的书,对书中介绍的葫芦砑花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便开始自学。他借了1万元去河北买入葫芦,开始在葫芦上砑花。(视觉中国)
司马良学习砑花全靠自己琢磨,没有老师。司马良说:“刚开始迷上葫芦砑花,我是睁开眼睛就干,一直到深夜干得闭上眼睛才放下手中的葫芦和刻刀,睡下后手疼得直掉眼泪。”(视觉中国)
司马良常年在硬葫芦上砑花,拇指根部的肌肉也比常人大得多。(视觉中国)
葫芦在民间广受欢迎,工艺大师喜欢以葫芦为载体进行艺术创作。司马良对葫芦品质的要求很高,这是他特别挑选购来的苹果葫芦。(视觉中国)
葫芦受欢迎还因为它与“福禄”谐音,寓意吉祥的图案是葫芦工艺品的常见题材,唐代飞天图案在砑花葫芦香筒上活灵活现。(视觉中国)
司马良做的是精品,产品定位是那些不差钱的玩家,现在一个月只能做四五件,图为砑花葫芦虫罐。(视觉中国)
鸡蛋大小的葫芦,砑上花一个能卖上千元。砑花葫芦放在手中把玩,越玩越光亮。(视觉中国)
司马良在葫芦手串上砑上一个“福”字,花了15分钟时间。他表示,在西安靠在葫芦上砑花生活的也就两三人。(视觉中国)
司马良热爱葫芦工艺品,在河北花了一万元购入一个“八不正”。“八不正”是当年乾隆皇帝赏玩的葫芦八仙纹瓶,八仙各居上下肚之一面。(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