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流寇领袖张献忠的“千船沉银”宝藏文物,近年已陆续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江口镇岷江河道内出水。当中,官方的考古挖掘今日(20日)宣告结束,今年度总共有逾1.2万件文物出水,其中包括珍贵的明代藩王金宝实物“蜀王金宝”,属同类文物的首次发现。
国家文物局2016年4月批准对“彭山江口沉银遗址”进行考古发掘,2017年底开始施工,2018年1月正式展开考古发掘。(视觉中国) 其间出水文物包括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铁剑、铁矛、金银首饰等,证实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视觉中国) 而在芸芸出水文物中最珍贵的,则可算是明代藩王金宝实物“蜀王金宝”。据明史记载,“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世子承袭王位,止授金册,传用金宝”,也就是说每个藩王府只有唯一一枚金宝,因此较金册显得更为稀少和珍贵。(视觉中国) 然而这次发掘出水的这枚金宝虽然残损,据介绍,张献忠当时并无把它当成文物,而是作为硬通货来使用,因此金宝“被砍成了10多块,刀痕清晰可见”,不过专家仍可根据印面上的篆书蜀字而辨识出这金宝来自蜀藩王府,这亦是国内首次发现明代藩王金宝实物。而蜀藩王府金宝的出水,再次证明张献忠的财富,很大一部分劫掠自蜀王府。 (视觉中国) 此外,遗址内亦首次发现以三眼铳(图)为代表的火器和金碗、银碗等容器。本次考古发掘出水的大量兵器,尤其是火器的发现,为确认这一处古代战场遗址提供更多证据。(视觉中国) 而在今年的挖掘过程中,亦有大量铭刻四川双流县、温江县、灌县、德阳县等地地名的银锭和船钉出水。而这些铭刻川内地名的银锭,为张献忠在四川的活动范围提供实物证据。(视觉中国) 部份出水的银锭刻有四川双流县、温江县等地名。(视觉中国) 据史料记载,张献忠与李自成是明末民变领袖。张献忠主要割据于四川,曾建立大西政权,但在四川屠杀人数众多,之后兵败被清军所杀。而张献忠在西元1644年率部攻破成都,建立大西国政权;1646年顺岷江南下转移财物,遭明朝参将杨展伏击,战败船沉,大量财物沉于江底,同时亦留下了“千船沉银”的宝藏传说,“石牛对石虎,黄金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图为遗址现场。(视觉中国) 四川眉山彭山区江口的考古成果今日(4月20日)公布,吸引不少民众到场参观。(视觉中国) 此次考古挖掘亦有大量包括铁蒺藜在内的兵器出水,为确认这一处古代战场遗址提供更多证据。(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