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辑】山东羲皇庙遗址举行祭祀伏羲女娲大典 追忆中华始祖功业

撰文: 朱加樟
出版:更新:

农历三月初三(4月18日),戊戌年祭祀伏羲女娲大典在山东邹城郭里镇羲皇庙遗址举行,海内外5,000余民众祭拜中华始祖伏羲和女娲。身著兽皮树叶、脚穿草鞋的祭祀人员手持法器,模拟著耕耘、收割等原始劳动生活场景。他们用最原始的音乐和舞姿祭祀伏羲女娲,追忆伏羲女娲演八卦、创历法、教渔猎、驯家畜、定婚嫁、造书契等功业。

身著古代服饰的演员以仿古乐器进行祭祀表演。山东省邹城市郭里镇是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中国最集中、最多的伏羲文化遗存,位于邹城市西南的羲皇庙遗址就是其中之一。(视觉中国)
羲皇庙也称爷娘庙,始建年代无考,正史记载最早见于《三国志》,是鲁南、鲁西南最大的伏羲女娲庙宇,1929年毁于战火,现仅存5根八棱石柱和5座龟驮石碑。(视觉中国)
2018年4月18日,农历三月初三,在山东省邹城市郭里镇羲皇庙遗址,来自海内外社会各界5,000余民众齐聚这里,共同拜谒华夏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娲。(视觉中国)
伏羲女娲文化是东夷文化的源头,伏羲救世、女娲造人的功德在中华民族世代流传。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全球任氏宗亲会代表、海外华侨华人、伏羲文化研究专家学者都会到羲皇庙遗址进香拜祭。(视觉中国)
身著古代服饰祭祀的小演员跳起六小舞。六小舞是古代用于教育贵族子弟的乐舞教材,有时也用于一些祭祀场合。(视觉中国)
身著古代服饰的祭祀的小演员跳起六小舞。小演员的服饰醒目,看得人眼花撩乱。(视觉中国)
身著古代服饰的祭祀演员跳起仿古的禹步舞。禹步舞相传与传说的治水英雄大禹有关。(视觉中国)
祭祀伏羲和女娲的典礼还根据古礼,放置猪、牛、羊等家畜作为祭祀用品。(视觉中国)
祭祀伏羲和女娲的用品根据古礼,包括各种水果和谷物。(视觉中国)
祭拜伏羲和女娲的典礼规模庞大,从远处看去人山人海。(视觉中国)
海内外5,000余民众参与祭拜伏羲和女娲的典礼。专程从香港赶来参加祭祀活动的游客表示,祭祀中华文明始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视觉中国)